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感知与现实人际关系网络:经典文学作品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26页
    1.1 人际关系第10-13页
        1.1.1 人际关系概念第10-11页
        1.1.2 人际关系的相关理论第11-12页
            1.1.2.1 西方的人际关系理论第11-12页
            1.1.1.2 国内的人际关系理论第12页
        1.1.3 人际关系的测量第12-13页
            1.1.3.1 社会测量法第12页
            1.1.3.2 参照测量法第12-13页
            1.1.3.3 贝尔斯测量法第13页
    1.2 人际关系网络第13-17页
        1.2.1 人际关系网络概念第13-14页
        1.2.2 人际网络的构成第14页
        1.2.3 人际网络的理论第14-16页
        1.2.4 人际网络分析的方法第16-17页
    1.3 社会互动图式第17-26页
        1.3.1 图式第17-19页
        1.3.2 小世界现象第19-20页
        1.3.3 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第20-21页
        1.3.4 感知与现实人际网络第21-26页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第26-28页
    2.1 问题提出第26-27页
    2.2 研究假设第27-28页
第3章 人际网络的小世界现象研究第28-37页
    3.1 研究目的第28页
    3.2 研究方法第28-3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0-33页
    3.4 讨论第33-35页
    3.5 结论第35-37页
第4章 人际网络的中西文化图式研究第37-50页
    4.1 研究假设第37页
    4.2 研究方法第3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7-47页
    4.4 讨论第47-48页
    4.5 结论第48-50页
第5章 总讨论第50-53页
    5.1 文学作品再现真实社会的可能性第50页
    5.2 感知与现实人际网络的互动原型第50-52页
    5.3 感知与现实人际网络的一致性第52-53页
第6章 研究展望第53-55页
第7章 总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题与类属关系的语义加工差异--行为、ERP及fNIRS的证据
下一篇:自动观点采择:内隐心智化和代心智化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