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专利法中的公知常识--以确权诉讼为视角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页 |
一、“公知常识”的理论溯源及法理基础 | 第12-20页 |
(一)“公知常识”的概念 | 第12-16页 |
(二)“公知常识”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三)现行法律依据 | 第18-20页 |
二、比较:“公知常识”的证明 | 第20-29页 |
(一)考察美国与欧洲之证明方式 | 第20-23页 |
(二)考察日本与台湾之证明规则 | 第23-25页 |
(三)境外“公知常识”证明之分析 | 第25-29页 |
三、“公知常识”认定的司法过程 | 第29-34页 |
(一)具体情形 | 第29-31页 |
(二)操作方式 | 第31-33页 |
(三)认定结果 | 第33-34页 |
四、“公知常识”司法认定的批判 | 第34-43页 |
(一)审判不审慎 | 第34-37页 |
(二)证明不客观 | 第37-40页 |
(三)限制太僵化 | 第40-43页 |
五、“公知常识”证明与判定规则的修订 | 第43-49页 |
(一)依职权引入 | 第43-44页 |
(二)司法主导认定 | 第44-45页 |
(三)举证证明为主,充分说明为辅 | 第45-46页 |
(四)新证据有限采纳 | 第46-47页 |
(五)“公知常识”载体扩张 | 第47-49页 |
六、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