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以绿地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 技术路径图 | 第14-15页 |
第2章 理论概述 | 第15-18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2.1.1 资本结构 | 第15页 |
2.1.2 企业经营绩效 | 第15页 |
2.1.3 资本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 | 第15-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权衡理论 | 第16页 |
2.2.2 代理理论 | 第16-17页 |
2.2.3 优序融资理论 | 第17-18页 |
第3章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 第18-26页 |
3.1 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现状 | 第18-23页 |
3.1.1 房地产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析 | 第19-20页 |
3.1.2 房地产上市公司债权结构分析 | 第20-21页 |
3.1.3 房地产上市公司负债筹资水平分析 | 第21-23页 |
3.2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3.2.1 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 | 第23-24页 |
3.2.2 融资渠道总体较为单一 | 第24页 |
3.2.3 债务中短期负债比重过高 | 第24页 |
3.2.4 股权集中程度普遍偏高 | 第24-26页 |
第4章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26-39页 |
4.1 优化方法 | 第26-28页 |
4.1.1 因子分析法 | 第26-27页 |
4.1.2 回归分析法 | 第27-28页 |
4.2 优化思路及研究设计 | 第28-31页 |
4.2.1 优化思路 | 第28页 |
4.2.2 指标体系与样本的选取 | 第28-31页 |
4.3 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量化 | 第31-33页 |
4.3.1 经营绩效量化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 | 第31-33页 |
4.3.2 经营绩效的量化值计算 | 第33页 |
4.4 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指标的优化 | 第33-39页 |
4.4.1 股权结构指标的优化 | 第33-35页 |
4.4.2 债权结构指标的优化 | 第35-36页 |
4.4.3 负债筹资水平指标的优化 | 第36-39页 |
第5章 绿地控股资本结构的优化分析 | 第39-53页 |
5.1 绿地控股公司概况 | 第39-47页 |
5.1.1 绿地控股基本情况 | 第39页 |
5.1.2 绿地控股经营状况 | 第39-41页 |
5.1.3 绿地控股财务状况 | 第41-45页 |
5.1.4 绿地控股融资渠道 | 第45-47页 |
5.2 绿地控股经营绩效分析 | 第47-48页 |
5.3 绿地控股资本结构分析 | 第48-50页 |
5.3.1 股权结构分析 | 第48页 |
5.3.2 债权结构分析 | 第48-49页 |
5.3.3 负债筹资水平分析 | 第49-50页 |
5.4 绿地控股资本结构的优化对策 | 第50-53页 |
5.4.1 降低股权集中程度 | 第50-51页 |
5.4.2 降低流动负债的比重 | 第51页 |
5.4.3 合理利用商业信用融资 | 第51页 |
5.4.4 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 | 第51-52页 |
5.4.5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