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 民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述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页 |
(五) 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第15-21页 |
(一) 民生问题会影响群众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 第15-17页 |
(二) 民生建设成就的中外对照,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中的形象 | 第17-18页 |
(三) 关注民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 | 第18-21页 |
二、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经验 | 第21-31页 |
(一)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解决民生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经验 | 第21-23页 |
(二)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解决民生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经验 | 第23-25页 |
(三)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解决民生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经验 | 第25-27页 |
(四)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解决民生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宝贵经验 | 第27-29页 |
(五) 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忽视民生的深刻教训 | 第29-31页 |
三、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31-40页 |
(一) 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保障民生的价值取向 | 第31-33页 |
(二) 坚持科学发展,夯实民生的物质基础 | 第33-34页 |
(三) 坚持成果共享,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民生政策 | 第34-37页 |
(四)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