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1.临床资料 | 第13-15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13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4-15页 |
1.5 剔除标准 | 第15页 |
1.6 脱落标准 | 第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2.1 临床治疗方法 | 第15-16页 |
2.1.1 治疗分组及治疗方法 | 第15-16页 |
2.1.2 治疗疗程 | 第16页 |
2.1.3 健康宣教 | 第16页 |
2.2 观察指标 | 第16-17页 |
2.2.1 湿疹简单评分系统 | 第16-17页 |
2.2.2 湿疹skindex-16量表 | 第17页 |
2.3 血液标本采集及检测 | 第17页 |
2.3.1 标本采集方法 | 第17页 |
2.3.2 标本检测方法 | 第17页 |
2.4 安全性观察指标 | 第17-18页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8页 |
2.6 统计方法 | 第18页 |
3.结果 | 第18-23页 |
3.1 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 第18-19页 |
3.2 三组治疗前后SSS评分比较 | 第19-20页 |
3.3 三组治疗前后Skindex-16量表评分比较 | 第20-21页 |
3.4 三组治疗前后血清中IL-12浓度比较 | 第21-22页 |
3.5 安全性观察 | 第22-23页 |
4.讨论 | 第23-33页 |
4.1 传统医学对慢性湿疹的认识 | 第23-29页 |
4.1.1 历史沿革 | 第23-24页 |
4.1.2 慢性湿疹的病因病机 | 第24-25页 |
4.1.3 中医治疗慢性湿疹 | 第25-27页 |
4.1.4 电针治疗慢性湿疹的中医依据 | 第27页 |
4.1.5 选穴依据 | 第27-29页 |
4.2 现代医学对慢性湿疹的认识 | 第29-31页 |
4.3 电针治疗慢性湿疹及伴发瘙痒的可能机制 | 第31-32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5.结论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附录 | 第40-51页 |
1.文献综述 | 第40-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2. Simple Scoring Systems (SSS)评分系统 | 第47页 |
3.Skindex-16量表 | 第47-49页 |
4.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评价表 | 第49-50页 |
5.在校发表文章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