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对高中生的要求 | 第16-22页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第16-18页 |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第16-17页 |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联 | 第17-18页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中生的要求 | 第18-22页 |
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第18-19页 |
2. 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和高度的民主法治意识 | 第19-20页 |
3. 全面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 第20-22页 |
二、 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培育现状的调查与原因分析 | 第22-34页 |
(一) 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培育现状调查 | 第22-30页 |
1. 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 | 第22-26页 |
2. 目前高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调查分析 | 第26-30页 |
(二) 影响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培育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1. 个性心理特征是高中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因素 | 第30-31页 |
2.当前社会环境给高中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带来挑战 | 第31-32页 |
3. 教育体制是造成当前价值观培育乏力的重要因素 | 第32-34页 |
三、 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 第34-45页 |
(一) 学校重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常态化 | 第34-36页 |
1. 转变理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合理归位 | 第34-35页 |
2. 强化管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落到实处 | 第35页 |
3. 鼓励科研,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研究 | 第35-36页 |
(二) 正面灌输,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 第36-38页 |
1. 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主阵地作用 | 第36-37页 |
2. 各科老师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 第37页 |
3. 正面灌输教育过程中的注意点 | 第37-38页 |
(三) 拓宽渠道,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适应性 | 第38-41页 |
1. 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 第39页 |
2. 挖掘教育资源,丰富学生活动的形式 | 第39-40页 |
3. 重视网络影响,优化校园的网络环境 | 第40-41页 |
4. 借助人际交往,发挥群体的感染作用 | 第41页 |
(四) 重视测评,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 第41-45页 |
1. 明确测评目的,突出测评的正向功能 | 第42页 |
2. 坚持测评主体多元,全方位展开测评 | 第42-43页 |
3. 选择恰当的测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