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陕西省农户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意愿、满意度与模式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4页
        1.3.1 国外研究动态第12页
        1.3.2 国内研究动态第12-14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4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页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二章 农村土地产权抵押贷款理论基础第16-19页
    2.1 产权理论第16页
    2.2 农村土地产权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围第16-17页
        2.2.1 农村土地产权第16-17页
        2.2.2 研究范围第17页
    2.3 农地产权抵押贷款需求主体研究第17-19页
        2.3.1 农地产权抵押贷款需求主体范围第17-18页
        2.3.2 农地产权抵押贷款需求主体行为研究第18-19页
第三章 农户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意愿分析第19-31页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分析第19-22页
    3.2 受访农户参与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意愿理论分析第22-24页
    3.3 受访农户参与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意愿模型分析第24-31页
        3.3.1 变量赋值与描述性统计第24-26页
        3.3.2 模型构建第26-30页
        3.3.3 模型的检验第30-31页
第四章 农户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满意度分析第31-37页
    4.1 参与农户样本特征分析第31页
    4.2 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满意度理论分析第31-33页
        4.2.1 满意度概念分析第31-32页
        4.2.2 参与农户对农地产权抵押贷款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2-33页
    4.3 参与农户满意度模型构建第33-37页
        4.3.1 变量赋值与描述性统计第33-34页
        4.3.2 模型构建第34-35页
        4.3.3 回归结果分析第35-37页
第五章 陕西省农户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模式分析第37-47页
    5.1 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模式分类第37页
    5.2 政府主导型的陕西省农户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模式第37-44页
        5.2.1 “杨凌”模式第38-42页
        5.2.2 “高陵”模式第42-44页
    5.3 市场主导型的“同心”模式第44-45页
    5.4 陕西省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模式综合分析第45-47页
第六章 结论与模式优化政策建议第47-53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47页
    6.2 优化政策建议第47-53页
        6.2.1 “杨凌”模式优化建议第47-48页
        6.2.2 “高陵”模式优化建议第48-49页
        6.2.3 陕西省整体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模式优化建议第49-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介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居民家庭金融素养对居民股市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金融素养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分析--以陕西杨凌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