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查尔斯·泰勒现代性理论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 第11-24页 |
| 第一节 泰勒现代性理论的时代背景 | 第11-15页 |
| 一、政治背景 | 第11-13页 |
| 二、文化背景 | 第13-15页 |
| 第二节 思想渊源 | 第15-22页 |
| 一、赫尔德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 第16-17页 |
| 二、托克维尔民主思想 | 第17-20页 |
| 三、黑格尔的承认理论 | 第20-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查尔斯·泰勒“现代社会想象”的主题 | 第24-46页 |
| 第一节 现代性的多重内涵 | 第24-26页 |
| 一、非文化的现代性理论 | 第24-25页 |
| 二、文化的现代性理论 | 第25-26页 |
| 第二节 社会想象的源起及内涵 | 第26-32页 |
| 一、现代道德秩序观的生成及确立 | 第26-29页 |
| 二、何谓“社会想象” | 第29-32页 |
| 第三节 社会自我认识形式 | 第32-44页 |
| 一、市场经济 | 第32-35页 |
| 二、公共领域 | 第35-39页 |
| 三、人民主权 | 第39-42页 |
| 四、世俗化在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三章 查尔斯·泰勒“现代社会想象”之反思 | 第46-54页 |
| 第一节 泰勒“现代社会想象”的理论价值 | 第46-48页 |
| 一、“现代性社会想象”丰富了人们对现代性内涵的理解 | 第46-47页 |
| 二、“现代性社会想象”为现代社会走出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 第47-48页 |
| 第二节 泰勒“现代社会想象”的理论缺陷 | 第48-51页 |
| 一、思想过于理想化 | 第48-49页 |
| 二、过分强调社群的作用,忽视个人地位和作用 | 第49-51页 |
| 第三节 泰勒现代性理论对当代及中国的启示 | 第51-53页 |
| 一、对中国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 第51-52页 |
| 二、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有借鉴意义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结语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