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简介 | 第11-12页 |
1.3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国内外现状对比分析 | 第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城市工况汽车低速避撞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24页 |
2.1 汽车低速避撞系统工作原理 | 第20页 |
2.2 汽车低速避撞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23页 |
2.2.1 系统功能设计 | 第20页 |
2.2.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0-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城市工况汽车低速避撞算法研究 | 第24-38页 |
3.1 行车信息的感知 | 第24-30页 |
3.1.1 测距传感器选型 | 第24-27页 |
3.1.2 目标车辆识别方法 | 第27-30页 |
3.2 行车安全状态估计 | 第30-37页 |
3.2.1 行车安全状态估计研究现状 | 第31-34页 |
3.2.2 行车安全状态估计算法 | 第34-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电子控制单元开发 | 第38-52页 |
4.1 单片机发展简介 | 第38-39页 |
4.2 电子控制单元硬件设计 | 第39-44页 |
4.2.1 主控芯片 MC9S12DG128 简介 | 第39-40页 |
4.2.2 电控单元最小系统 | 第40-42页 |
4.2.3 串口通信电路 | 第42-43页 |
4.2.4 CAN 总线电路 | 第43-44页 |
4.3 电子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 第44-51页 |
4.3.1 软件总体流程 | 第44-45页 |
4.3.2 主程序部分 | 第45-46页 |
4.3.3 中断函数部分 | 第46-49页 |
4.3.4 CodeWarrior 软件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仿真与实车实验验证 | 第52-64页 |
5.1 仿真实验验证 | 第52-59页 |
5.2 实车实验验证 | 第59-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64-6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