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白龙江流域滑坡危险度评价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区域滑坡危险度评价第11-13页
        1.2.2 单体滑坡危险度评价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及数据来源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5页
        1.3.2 数据来源第15-16页
第二章 区域环境概况及滑坡灾害分布特征第16-27页
    2.1 气象水文第16-18页
    2.2 地形地貌第18-19页
    2.3 地层岩性第19-20页
    2.4 地质构造第20-21页
    2.5 地震及新构造运动第21-22页
    2.6 植被第22-24页
    2.7 人类活动第24-25页
    2.8 白龙江流域滑坡灾害特征第25-27页
第三章 多尺度滑坡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第27-49页
    3.1 区域滑坡危险度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7-40页
        3.1.1 滑坡危险度区划的原则第27-28页
        3.1.2 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第28-32页
        3.1.3 评价指标体系第32-40页
    3.2 区域滑坡危险度区划方法第40-43页
        3.2.1 流域尺度滑坡危险度区划第40-41页
        3.2.2 乡镇尺度滑坡危险度区划第41-43页
    3.3 单体滑坡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43-45页
    3.4 单体滑坡危险度评价方法第45-49页
        3.4.1 信息熵第45-47页
        3.4.2 层次分析法第47-48页
        3.4.3 综合权重第48-49页
第四章 白龙江流域不同尺度滑坡危险度评价第49-82页
    4.1 滑坡危险度评价等级划分第49-50页
    4.2 白龙江流域滑坡危险度区划第50-53页
        4.2.1 影响因子信息量值计算第51页
        4.2.2 白龙江流域滑坡危险度区划第51-52页
        4.2.3 结果验证第52-53页
    4.3 舟曲县城重点灾害区滑坡危险度区划第53-60页
        4.3.1 基于信息量模型滑坡危险度区划第53-55页
        4.3.2 基于贡献权重模型滑坡危险度区划第55-58页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8-60页
    4.4 单体滑坡危险度评价第60-64页
        4.4.1 基于信息熵的权重值计算第60-62页
        4.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值计算第62-63页
        4.4.3 综合权重值计算第63页
        4.4.4 危险度评价结果分析第63-64页
    4.5 单体滑坡稳定性分析第64-82页
        4.5.1 锁儿头滑坡稳定性分析第66-71页
        4.5.2 泄流坡滑坡稳定性分析第71-75页
        4.5.3 段河坝滑坡稳定性分析第75-8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5页
    5.1 结论第82-83页
    5.2 问题与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南市回灌保泉方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螺纹管式泥浆制冷换热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