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导论 | 第7-13页 |
| 1、朱陆无极太极之辨问题 | 第7-9页 |
| 2、朱陆无极太极之辨研究现状及文献说明 | 第9-12页 |
| 3、该论题研究方法说明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朱陆无极太极之辩始末 | 第13-21页 |
| 1、朱熹与陆九渊的学术交往 | 第13-19页 |
| 2、朱陆无极太极之辩的主题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朱陆无极太极之辩的核心 | 第21-28页 |
| 1、陆九渊对“无极而太极”的质疑 | 第21-25页 |
| 2、朱熹训“极”为“至”与陆九渊训“极”为“中”的思想意义 | 第25-28页 |
| 第三章 从阴阳的角度看朱陆在“太极”概念上的思想分野 | 第28-39页 |
| 1、陆九渊论“阴阳即太极” | 第28-31页 |
| 2、朱熹论太极与阴阳的形上形下区分 | 第31-39页 |
| 2.1 、太极动静 | 第32-34页 |
| 2.2 、继善成性 | 第34-37页 |
| 2.3 、“统体一太极”与“一物各具—太极”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朱陆无极太极之辩的思想意义 | 第39-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