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新农村的“塑造”--以山西省大寨村为个案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8页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 研究缘起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综述与基本内涵第11-13页
        (一) 研究综述第11-12页
        (二) 基本内涵第12-13页
    三、研究方案与资料来源第13-15页
        (一) 研究方案第13-15页
        (二) 资料来源第15页
    四、村庄概况与选择依据第15-18页
        (一) 个案村庄概况第15-17页
        (二) 选择依据第17-18页
第二章 大寨新农村的兴起与发展第18-27页
    一、新农村的建设背景第18-19页
        (一) 国家大环境:国家发展所需第18页
        (二) 村庄小气候:大寨遭逢巨灾第18-19页
    二、新农村的初步兴起第19-22页
        (一) 陈永贵强有力的领导第19-20页
        (二) 劳动模范的带头第20-21页
        (三) 集体协作建设新村第21-22页
    三、新农村的进一步发展第22-27页
        (一) 大寨新农村的建设第22-24页
        (二) 大寨走入人们视线第24-25页
        (三) “红旗村”的确立第25-27页
第三章 大寨新农村的停滞与没落第27-30页
    一、农村政策的转变第27-28页
    二、“包产到户”的冲击第28页
    三、理性总结的宣判第28-30页
第四章 大寨新时期的“重塑”第30-43页
    一、时代政策——重建的契机第30-31页
    二、“铁姑娘”回归——重建的关键第31-33页
        (一) “铁姑娘”重返大寨:确立发展新方向第31-32页
        (二) 废除“一刀切”:发展大寨新模式第32-33页
    三、新农村的“塑造”第33-43页
        (一) 以旅游为龙头的多产业经营第33-36页
        (二) 村部出资,农民低价住“别墅”第36-38页
        (三) 狠抓农村教育,培育“服务型”农民第38-41页
        (四) 建设绿色生态大寨第41-43页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第43-46页
    一、新的历史背景第43-44页
    二、新的目标内容第44页
    三、新的政策措施第44-46页
第六章 结语与总结第46-49页
    一、新农村建设: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农村政策与农村建设第46-47页
    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中国的基石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主体性哲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农民主体性研究
下一篇:某省级外事部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