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号说明 | 第4-7页 |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1 前言 | 第11-18页 |
| 1.1 布拉氏酵母菌 | 第11-14页 |
| 1.1.1 布拉氏酵母的益生性 | 第11-13页 |
| 1.1.2 布拉氏酵母的应用 | 第13-14页 |
| 1.2 基因敲除技术简介 | 第14页 |
| 1.3 TRP1 基因简介 | 第14-15页 |
| 1.4 URA3基因简介 | 第15页 |
| 1.5 loxP: :ble: :loxP/Cre 重组酶系统简介 | 第15-16页 |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8页 |
| 2.1 试剂及仪器 | 第18-20页 |
| 2.1.1 试剂 | 第18-20页 |
| 2.1.2 仪器 | 第20页 |
| 2.2 菌株和质粒 | 第20页 |
| 2.3 菌种的活化 | 第20页 |
| 2.4 DNA 的提取 | 第20-21页 |
| 2.4.1 PZC1 质粒的提取 | 第20-21页 |
| 2.4.2 酵母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21页 |
| 2.5 第一个等位基因敲除盒的构建 | 第21-24页 |
| 2.6 第一个等位基因敲除盒转染酵母 | 第24页 |
| 2.7 第一个等位基因敲除盒转染酵母的鉴定 | 第24-25页 |
| 2.8 第二个等位基因敲除盒的构建 | 第25页 |
| 2.9 TRP1 基因导入盒的建立 | 第25页 |
| 2.10 Cre 质粒转染酵母 | 第25页 |
| 2.11 Cre 质粒转染酵母的鉴定 | 第25-26页 |
| 2.12 HygB 抗生素标记基因的删除 | 第26页 |
| 2.13 第二个 TRP1 等位基因的敲除 | 第26-27页 |
| 2.14 G418 抗生素标记的删除 | 第27页 |
| 2.15 TRP1 基因的重新导入 | 第27页 |
| 2.16 生长曲线 | 第27-28页 |
| 3 结果 | 第28-37页 |
| 3.1 构建第一个等位基因敲除盒 | 第28页 |
| 3.2 PCR 鉴定第一个等位基因敲除 | 第28-29页 |
| 3.3 构建第二个等位基因敲除盒 | 第29页 |
| 3.4 PCR 鉴定 Cre 质粒转入酵母 | 第29-30页 |
| 3.5 PCR 鉴定第一个 HygB 标记删除 | 第30-31页 |
| 3.6 PCR 鉴定第二个等位基因敲除 | 第31页 |
| 3.7 PCR 鉴定第二个 HygB 标记删除 | 第31-32页 |
| 3.8 抗生素标记删除鉴定 | 第32-33页 |
| 3.9 PCR 鉴定 TRP1 基因导入 | 第33-34页 |
| 3.10 酵母菌株在 SD-CAA 培养基上生长鉴定 | 第34-35页 |
| 3.11 变异株生长曲线 | 第35-37页 |
| 4 讨论 | 第37-40页 |
| 5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