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0页 |
1.1 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 | 第11-13页 |
1.1.1 遗传型性别决定(GSD) | 第11-12页 |
1.1.2 环境型性别决定(ESD) | 第12-13页 |
1.2 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1 Sox基因家族 | 第13-14页 |
1.2.2 Dmrt基因家族 | 第14-15页 |
1.2.3 芳香化酶基因 | 第15-16页 |
1.2.4 Vasa基因 | 第16页 |
1.2.5 其他性别分化相关基因 | 第16页 |
1.3 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 大黄鱼性别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4.1 大黄鱼简介 | 第17页 |
1.4.2 大黄鱼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的研究 | 第17-18页 |
1.4.3 大黄鱼性别相关基因的研究 | 第18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第2章 大黄鱼Dmrt1基因全长cDNA和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 | 第20-3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1 实验样品 | 第20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2.1.4 培养基配制 | 第21-22页 |
2.1.5 常用溶液配制 | 第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29页 |
2.2.1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2-23页 |
2.2.2 大黄鱼个体遗传性别鉴定 | 第23页 |
2.2.3 大黄鱼精巢总RNA提取 | 第23-24页 |
2.2.4 大黄鱼Dmrt1基因3’和5’端序列的克隆 | 第24-29页 |
2.2.5 大黄鱼Dmrt1基因启动子序列克隆及分析 | 第2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2.3.1 大黄鱼遗传性别鉴定 | 第29-30页 |
2.3.2 大黄鱼Dmrt1基因3’RACE和5’RACE结果 | 第30-31页 |
2.3.3 Dmrt1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结果 | 第31-35页 |
2.4 讨论 | 第35-36页 |
第3章 大黄鱼Dmrt1基因在青鳉的表达及其效应 | 第36-47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3.1.1 实验样品 | 第36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36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6-42页 |
3.2.1 大黄鱼Dmrt1基因cDNA第一条链合成 | 第36-37页 |
3.2.2 大黄鱼Dmrt1基因cDNA第一条链的检测 | 第37页 |
3.2.3 大黄鱼Dmrt1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 | 第37-42页 |
3.3 结果 | 第42-46页 |
3.3.1 大黄鱼Dmrt1基因CDS全长扩增 | 第42-43页 |
3.3.2 大黄鱼Dmrt1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 第43-44页 |
3.3.3 注射后青鳉胚胎的RFP表达情况 | 第44-45页 |
3.3.4 大黄鱼Dmrt1表达载体在青鳉体内整合情况 | 第45-46页 |
3.4 讨论 | 第46-47页 |
第4章 大黄鱼Dmrt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分析 | 第47-55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4.1.1 实验样品 | 第47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4.1.3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7-51页 |
4.2.1 LcDmrt1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质粒的构建和活性分析 | 第47-5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1-53页 |
4.3.1 LcDmrt1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质粒的构建 | 第51页 |
4.3.2 LcDmrt1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质粒的活性测定 | 第51-52页 |
4.3.3 LcDmrt1对LcDmrt1启动子活性影响 | 第52-53页 |
4.4 讨论 | 第53-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5.2 创新点 | 第55页 |
5.3 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