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价值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2.1 婴儿面孔特异性及其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2.1.1 婴儿面孔特异性 | 第11页 |
2.1.2 促进育儿的眶额叶皮层 | 第11-12页 |
2.1.3 父母与婴儿互动及作用 | 第12-14页 |
2.2 行为反应及其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2.3 认知神经科学及其相关研究 | 第16-22页 |
2.3.1 ERP及其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2.3.2 神经影像及其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3 本研究的设计 | 第22-25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3-24页 |
3.4 研究流程 | 第24页 |
3.5 研究创新 | 第24-25页 |
4 研究一 婴幼儿母亲对婴儿和老人面孔图片的注意偏向研究 | 第25-31页 |
4.1 被试 | 第25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4.3 实验设计 | 第26页 |
4.4 实验程序 | 第26-27页 |
4.5 统计方法 | 第27页 |
4.6 结果 | 第27-29页 |
4.6.1 被试在各项指标上的反应时 | 第27页 |
4.6.2 方差分析结果 | 第27-29页 |
4.7 讨论 | 第29-31页 |
5 研究二 婴幼儿母亲在婴儿、老年刺激下的视觉加工研究 | 第31-38页 |
5.1 被试 | 第31页 |
5.2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5.3 实验设计 | 第31页 |
5.4 实验程序 | 第31-32页 |
5.5 统计方法 | 第32-33页 |
5.5.1 脑电记录 | 第32页 |
5.5.2 ERP数据处理与统计 | 第32-33页 |
5.6 结果 | 第33-35页 |
5.6.1 被试在各项指标上的正确率 | 第33页 |
5.6.2 ERP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3-35页 |
5.7 讨论 | 第35-38页 |
6 总体讨论 | 第38-41页 |
6.1 范式效应 | 第38-39页 |
6.2 婴幼儿母亲对婴儿和老人的反应机制 | 第39-40页 |
6.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40-41页 |
7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52页 |
附录A | 第52-53页 |
附录B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