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技术驱动的制造企业智能服务就绪度评价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3页 |
1.3 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1 创新点 | 第13-14页 |
1.3.2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1.3.3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30页 |
2.1 产品服务系统 | 第17-21页 |
2.1.1 产品服务系统产生的原因 | 第17页 |
2.1.2 产品服务系统的定义及分类 | 第17-20页 |
2.1.3 数字化产品服务系统 | 第20-21页 |
2.2 智能产品 | 第21-24页 |
2.2.1 智能产品的定义及特点 | 第22-23页 |
2.2.2 智能产品组成和分类 | 第23-24页 |
2.3 智能服务 | 第24-26页 |
2.3.1 智能服务的定义及特点 | 第24-26页 |
2.3.2 智能服务的分层结构 | 第26页 |
2.4 服务创新模型 | 第26-29页 |
2.5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智能服务就绪度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44页 |
3.1 智能服务就绪度简介 | 第30页 |
3.2 智能服务就绪度指标及因素描述 | 第30-35页 |
3.2.1 指标描述 | 第30-33页 |
3.2.2 因素描述 | 第33-35页 |
3.3 智能服务就绪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页 |
3.4 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5-43页 |
3.4.1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35-37页 |
3.4.2 建立模糊判断矩阵 | 第37-40页 |
3.4.3 计算初始权重 | 第40-41页 |
3.4.4 去模糊化,计算最终权重 | 第41-43页 |
3.5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采集 | 第44-49页 |
4.1 语料库来源 | 第44页 |
4.2 词库的构建 | 第44-46页 |
4.3 词库效度分析 | 第46-47页 |
4.4 数据采集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评价结果 | 第49-55页 |
5.1 词频统计与处理 | 第49-51页 |
5.1.1 词频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5.1.2 词频标准化处理 | 第50-51页 |
5.2 评价得分模型 | 第51-53页 |
5.3 结果讨论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5页 |
6.2 研究贡献与实践启示 | 第55-56页 |
6.3 本文的局限性 | 第56页 |
6.4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