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7页 |
1 肥甘厚味饮食对健康的影响 | 第9-10页 |
2 肥甘厚味致膏脂异常 | 第10-11页 |
3 血脂异常 | 第11页 |
4 脂肪堆积 | 第11-15页 |
4.1 糖脂代谢功能 | 第12-14页 |
4.1.1 脂肪酸合成 | 第13页 |
4.1.2 脂肪酸分解 | 第13-14页 |
4.1.3 调控脂代谢相关转录因子 | 第14页 |
4.2 内分泌功能 | 第14-15页 |
4.3 慢性低度炎症 | 第15页 |
5 平堂五号方前期研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第17-2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7-20页 |
1.1 实验动物及用药 | 第17页 |
1.2 试剂 | 第17-18页 |
1.3 高脂饲料配方 | 第18页 |
1.4 抗体 | 第18-19页 |
1.5 引物 | 第19页 |
1.6 实验耗材 | 第19页 |
1.7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19-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5页 |
2.1 高脂饮食模拟肥甘厚味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第20页 |
2.2 实验动物的药物干预 | 第20页 |
2.3 小鼠体重及血糖 | 第20页 |
2.4 腹腔注射胰岛素耐量试验(IPITT)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 | 第20-21页 |
2.5 小鼠能量代谢测定 | 第21页 |
2.6 实验动物取材及称重 | 第21页 |
2.7 脂肪组织石蜡脱水、包埋及切片制作 | 第21页 |
2.8 血液及脂肪组织脂质水平检测 | 第21-22页 |
2.9 HE染色 | 第22-23页 |
2.10 Western Blot | 第23页 |
2.11 免疫组化染色 | 第23-24页 |
2.12 qRT-PCR ( 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第24-25页 |
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26-42页 |
1 平堂五号方抑制肥甘厚味饮食所致肥胖 | 第26-27页 |
2 平堂五号方改善血糖、增加胰岛素耐量和葡萄糖耐量 | 第27-29页 |
3 平堂五号方改善能量代谢 | 第29-31页 |
4 平堂五号方减轻脂肪异常堆积 | 第31-32页 |
5 平堂五号方降低血脂水平 | 第32-33页 |
6 平堂五号方减少脂肪组织脂质含量 | 第33-34页 |
7 平堂五号方改善脂肪细胞肥大 | 第34-36页 |
8 平堂五号方改善脂肪组织脂肪酸代谢紊乱 | 第36-38页 |
9 平堂五号方减少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 | 第38-40页 |
10 平堂五号方降低脂肪组织炎症、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 | 第40-42页 |
讨论 | 第42-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技术路线 | 第50-51页 |
文献综述 | 第5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