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8页 |
1.1 多金属氧酸盐的发展概述 | 第11-12页 |
1.1.1 多金属氧酸盐的分类 | 第11页 |
1.1.2 多金属氧酸盐的六种经典构型 | 第11-12页 |
1.1.3 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方法研究 | 第12页 |
1.2 电荷转移化合物的研究与进展 | 第12-15页 |
1.2.1 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定义 | 第13页 |
1.2.2 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基本合成方法 | 第13页 |
1.2.3 基于多金属氧酸盐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3 选题依据及目的 | 第15-16页 |
1.4 试剂及测试仪器 | 第16-18页 |
1.4.1 试剂 | 第16-17页 |
1.4.2 测试仪器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基于多酸与三种有机胺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 | 第18-38页 |
2.1 引言 | 第18-19页 |
2.2 合成方法 | 第19-20页 |
2.3 表征 | 第20-37页 |
2.3.1 红外光谱 | 第20-23页 |
2.3.2 热重曲线 | 第23-25页 |
2.3.3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25-26页 |
2.3.4 半导体带隙分析 | 第26-29页 |
2.3.5 表面光电压谱 | 第29页 |
2.3.6 荧光光谱 | 第29-32页 |
2.3.7 电化学性质 | 第32-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基于多酸与阿利新蓝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 | 第38-45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合成方法 | 第38-39页 |
3.3 表征 | 第39-44页 |
3.3.1 红外光谱 | 第39-40页 |
3.3.2 热重曲线 | 第40-41页 |
3.3.3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41-42页 |
3.3.4 半导体带隙分析 | 第42-43页 |
3.3.5 表面光电压谱 | 第43页 |
3.3.6 荧光光谱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多酸与[Ni(Me_6[l4]-4,11-dieneN_4)](ClO_4)_2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 | 第45-52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合成方法 | 第45-46页 |
4.3 表征 | 第46-51页 |
4.3.1 红外光谱 | 第46-47页 |
4.3.2 热重曲线 | 第47页 |
4.3.3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47-48页 |
4.3.4 半导体带隙分析 | 第48-49页 |
4.3.5 表面光电压谱 | 第49页 |
4.3.6 荧光光谱 | 第49-50页 |
4.3.7 电化学性质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