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固有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股东固有权的基础理论 | 第14-24页 |
第一节 股东固有权的概念 | 第14-19页 |
一、固有权的概念 | 第14-16页 |
二、股东固有权概念的学界观点 | 第16-19页 |
三、本文的观点 | 第19页 |
第二节 股东固有权的性质 | 第19-22页 |
一、股东权利的性质 | 第19-20页 |
二、股东固有权与社员权之特别权 | 第20-21页 |
三、股东固有权与股东基本权利 | 第21-22页 |
第三节 股东固有权存在的意义 | 第22-23页 |
一、提高股东自我保护意识 | 第22页 |
二、弥补资本多数决的不足 | 第22-23页 |
三、明确公司自治界限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股东固有权的判断标准 | 第24-38页 |
第一节 现有的判断标准以及不足 | 第24-26页 |
一、以权利是共益权还是自益权为标准 | 第24-25页 |
二、以能否受到法律之外剥夺或限制为标准 | 第25页 |
三、以法律强制性规范为标准 | 第25-26页 |
四、以权利的重要程度为标准 | 第26页 |
第二节 现有判断标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6-27页 |
第三节 股东固有权判断标准的构建 | 第27-37页 |
一、股东固有权界定的价值衡量 | 第27-29页 |
二、股东固有权界定规则 | 第29-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股东固有权的类型 | 第38-46页 |
第一节 资产收益类权利 | 第38-39页 |
一、股权转让权 | 第38页 |
二、股利分配请求权 | 第38-39页 |
三、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 | 第39页 |
第二节 参与管理类权利 | 第39-42页 |
一、股东(大)会出席权 | 第39-40页 |
二、提案权 | 第40页 |
三、表决权 | 第40-41页 |
四、股东大会召集权 | 第41-42页 |
第三节 知情权 | 第42-43页 |
一、查阅权与质询权 | 第42页 |
二、信息接收权 | 第42-43页 |
第四节 救济类固有权 | 第43-44页 |
一、强制解散公司请求权 | 第43页 |
二、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 | 第43-44页 |
三、股东诉讼权 | 第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股东固有权的法律保障 | 第46-53页 |
第一节 股东放弃固有权协议条款的效力 | 第46-47页 |
一、股东协议及其效力 | 第46页 |
二、股东协议不能剥夺股东固有权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公司章程对股东固有权剥夺与限制的效力 | 第47-50页 |
一、公司章程及其效力 | 第47-48页 |
二、公司章程对股东固有权的限制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公司决议对股东固有权剥夺与限制的效力 | 第50-51页 |
一、公司决议及其效力 | 第50页 |
二、公司决议对股东固有权的限制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