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7-14页 |
三、本文结构与内容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美国民众书面文化形成的原因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印刷术技术的进步 | 第16-19页 |
一、英语在殖民地的流行 | 第17-18页 |
二、纸张的出现使文字材料便于保存、传播、理解 | 第18页 |
三、印刷术在美洲的普及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民众经济生活需要的原因 | 第19-22页 |
一、英国的印刷业促进了美国印刷术的发展 | 第19-21页 |
二、殖民者对阅读的需求原因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书面文化为美国宪法的诞生提供了书面媒介理性 | 第23-46页 |
第一节 孕育了美国宪法浓厚的宗教精神 | 第23-38页 |
一、书面文化促进了宗教改革 | 第24-26页 |
二、书面文化传播了宗教精神 | 第26-29页 |
三、书面文化促进了基督教精神向宪法条文的转化 | 第29-38页 |
第二节 将书面文化的启蒙思想价值观融入了美国宪法 | 第38-44页 |
一、书面文化与启蒙思想的传播 | 第38-43页 |
二、启蒙思想对美国宪法的影响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书面文化对美国宪法的诞生提供了大众媒介辩论 | 第46-53页 |
第一节 宪法制定中的书面文化因素 | 第46-48页 |
一、制定主体 | 第46-47页 |
二、批准主体的活动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双方在报刊上的辩论 | 第48-51页 |
一、辩论过程 | 第48-51页 |
二、辩论结果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书面文化的民众化为美国民众认可宪法提供了社会基础 | 第53-58页 |
第一节 清教徒民众受过良好的书面文化教育 | 第53-55页 |
一、移民北美的清教徒文化素质较高 | 第53页 |
二、清教徒促进了北美学校教育的发展 | 第53-55页 |
第二节 书面文化民众化为宪法培养了平等意识和公民美德 | 第55-57页 |
一、书面文化的民众化培养了民众平等意识 | 第55页 |
二、书面文化的民众化培养了宪法中的公民美德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