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香花岭矽卡岩的矿物学与锡成矿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矽卡岩和矽卡岩型锡矿 | 第10-11页 |
1.1.2 香花岭锡矿床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1.3 论文选题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路线与工作内容 | 第13-14页 |
1.3 工作量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1 工作量 | 第14页 |
1.3.2 创新性认识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湖南香花岭矽卡岩的地质背景 | 第16-21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17页 |
2.2 香花岭矽卡岩的地质特征 | 第17-21页 |
第三章 癞子岭花岗岩的矿物岩石学特征 | 第21-27页 |
3.1 岩相学特征 | 第21页 |
3.2 矿物学特征 | 第21-24页 |
3.3 讨论 | 第24-27页 |
3.2.1 花岗岩与锡成矿 | 第24-26页 |
3.2.2 云母对锡成矿的指示 | 第26-27页 |
第四章 香花岭矽卡岩中造岩矿物的矿物学特征 | 第27-50页 |
4.1 蚀变分带及矿物组合 | 第27-30页 |
4.2 矽卡岩矿物 | 第30-35页 |
4.2.1 石榴子石 | 第30-32页 |
4.2.2 辉石 | 第32-33页 |
4.2.3 符山石 | 第33-35页 |
4.3 退变矿物 | 第35-44页 |
4.3.1 云母 | 第35-37页 |
4.3.2 角闪石 | 第37-39页 |
4.3.3 绿泥石 | 第39-40页 |
4.3.4 氟硼镁石 | 第40页 |
4.3.5 硅镁石族 | 第40页 |
4.3.6 萤石 | 第40-44页 |
4.4 讨论 | 第44-50页 |
4.4.1 矽卡岩类型 | 第44-45页 |
4.4.2 矿物中的F含量 | 第45-46页 |
4.4.3 成岩成矿阶段 | 第46-47页 |
4.4.4 含Li、Be矽卡岩 | 第47-50页 |
第五章 香花岭矽卡岩中锡的矿物学 | 第50-70页 |
5.1 锡矿物 | 第50-55页 |
5.1.1 锡石 | 第50-51页 |
5.1.2 孟宪民石 | 第51-52页 |
5.1.3 尼日利亚石 | 第52-55页 |
5.2 富锡矿物 | 第55-64页 |
5.2.1 富锡尖晶石 | 第55-56页 |
5.2.2 富锡塔菲石 | 第56-59页 |
5.2.3 富锡金绿宝石 | 第59-60页 |
5.2.4 富锡磁铁矿 | 第60-63页 |
5.2.5 富锡韭闪石 | 第63页 |
5.2.6 富锡葡萄石 | 第63-64页 |
5.3 锡的赋存形式与晶体化学 | 第64-70页 |
第六章 香花岭矽卡岩中锡的成矿 | 第70-74页 |
6.1 锡的成矿过程 | 第70-72页 |
6.2 成矿流体与锡的来源 | 第72-74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不足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个人简介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