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控制权争夺的经济后果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3 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第2章 案例介绍 | 第13-19页 |
2.1 万科公司概述 | 第13-14页 |
2.1.1 公司简介 | 第13页 |
2.1.2 公司经营状况 | 第13-14页 |
2.2 控制权争夺参与方概述 | 第14-16页 |
2.2.1 华润公司 | 第14-15页 |
2.2.2 钜盛华及前海人寿 | 第15页 |
2.2.3 深圳地铁 | 第15页 |
2.2.4 恒大集团 | 第15-16页 |
2.3 控制权争夺过程 | 第16-19页 |
2.3.1 第一阶段:宝能不断增持 | 第16-17页 |
2.3.2 第二阶段:华润、宝能“一致行动” | 第17-18页 |
2.3.3 第三阶段:恒大增持,华润退出 | 第18页 |
2.3.4 第四阶段:恒大退出,宝能财务投资 | 第18-19页 |
第3章 控制权配置与控制权争夺的原因 | 第19-26页 |
3.1 影响万科控制权配置的因素 | 第19-21页 |
3.1.1 社会资本 | 第19-21页 |
3.1.2 内外部制度 | 第21页 |
3.1.3 创始人资本资源 | 第21页 |
3.2 控制权争夺的原因 | 第21-26页 |
3.2.1 股权分散 | 第22页 |
3.2.2 章程漏洞 | 第22-23页 |
3.2.3 发展业绩突出 | 第23页 |
3.2.4 控制权收益 | 第23-24页 |
3.2.5 争夺方战略发展需要 | 第24-26页 |
第4章 控制权争夺的经济后果 | 第26-39页 |
4.1 控制权争夺对万科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 第26-29页 |
4.1.1 控制权争夺前公司治理结构 | 第26-28页 |
4.1.2 改变股权结构 | 第28页 |
4.1.3 改变董事会席位 | 第28-29页 |
4.1.4 改变管理层 | 第29页 |
4.2 控制权争夺对万科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 第29-35页 |
4.2.1 万科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 第29-31页 |
4.2.2 盈利能力 | 第31-32页 |
4.2.3 偿债能力 | 第32-33页 |
4.2.4 运营能力 | 第33-34页 |
4.2.5 发展能力 | 第34-35页 |
4.3 控制权争夺对万科公司企业价值的影响 | 第35-38页 |
4.3.1 第一阶段股价变化 | 第36-37页 |
4.3.2 第二阶段股价变化 | 第37页 |
4.3.3 第三阶段股价变化 | 第37页 |
4.3.4 第四阶段股价变化 | 第37-38页 |
4.4 控制权争夺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 第38-39页 |
第5章 控制权危机的防范对策 | 第39-42页 |
5.1 强化内部制度建设 | 第39页 |
5.2 强化社会资本的掌握能力 | 第39-40页 |
5.3 管理层强化兼顾各方利益关系 | 第40页 |
5.4 完善外部制度环境 | 第40页 |
5.5 强化董事会监督职能 | 第40-41页 |
5.6 强化风险控制措施 | 第41-4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2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