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第三学段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0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一)新课改的要求第9页
        (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第9-10页
        (三)情境教学法对古诗词教学的促进作用第10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4页
        (一)研究内容第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14页
    四、概念界定第14-15页
        (一)情境第14页
        (二)情境教学法第14页
        (三)小学第三学段第14页
        (四)古诗词教学第14-15页
    五、文献综述第15-20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第二章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第三学段古诗词教学中的现状调查第20-39页
    一、教材分析第20-24页
        (一)古诗词在小学第三学段教材中的分布第20-22页
        (二)古诗词在小学第三学段教材中的特点第22-24页
    二、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认识及使用现状调查第24-32页
        (一)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使用频率和认知情况第24-26页
        (二)教师在课前对情境教学法的准备情况第26-27页
        (三)情境教学法的素材选择与来源情况第27-28页
        (四)教师课后对情境教学法使用的评价与反馈情况第28页
        (五)教师使用情境教学法的类型选择情况第28-30页
        (六)情境教学法的创设手段情况第30-32页
    三、学生对古诗词课堂反馈调查第32-39页
        (一)学生参与度第32-34页
        (二)学生接受度第34-39页
第三章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第三学段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9-51页
    一、教材情境匮乏,缺乏情感第39-41页
        (一)教材情境单一匮乏第39-40页
        (二)教材情境缺乏情感第40-41页
    二、教师方面第41-49页
        (一)教师缺乏清晰理论认知第41-42页
        (二)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第42-43页
        (三)教师情境素材来源狭窄第43页
        (四)教师评价方式倾向卷面第43-44页
        (五)教师情境创设方式单一第44-48页
        (六)创设手段依赖多媒体第48-49页
    三、学生方面第49-51页
        (一)学生注意力提高,但容易忽略纪律第49-50页
        (二)学生情境接受度高,但不愿参与表演第50-51页
第四章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第三学段古诗词教学中优化应用的对策与建议第51-58页
    一、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情境教学法的重视第51-52页
        (一)教师运用多种形式辅助教材第51页
        (二)教师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第51-52页
    二、教师在运用中提高自身素质第52-56页
        (一)自学培训结合,提高理论水平第52页
        (二)抓住诗词情感,课前精心准备第52-53页
        (三)关注日常生活,拓展情境资源第53-54页
        (四)定性定量结合,建立多样评价第54-55页
        (五)创新创设方式,抓住中心情感第55-56页
        (六)走出思维误区,多种创设手段第56页
    三、重视学生,提高参与度第56-58页
        (一)“明任务”准确把握学情第56-57页
        (二)“四步走”提高表演参与度第57-58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58-60页
    一、研究结论第58-59页
    二、研究反思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第62-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自然情况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维导图在小学中高年段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下一篇:思维导图对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