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3页 |
1.2.1 癌症治疗与耐药机制 | 第14-17页 |
1.2.1.1 药物失活 | 第15页 |
1.2.1.2 药物靶点的改变 | 第15页 |
1.2.1.3 药物流出 | 第15-16页 |
1.2.1.4 DNA损伤修复 | 第16页 |
1.2.1.5 细胞凋亡抑制 | 第16-17页 |
1.2.2 细胞外基质微环境力学特征 | 第17-21页 |
1.2.2.1 细胞外基质微环境力学特征与疾病 | 第17页 |
1.2.2.2 基质刚度与细胞行为 | 第17-18页 |
1.2.2.3 基质刚度与癌症发展 | 第18-21页 |
1.2.3 ILK、YAP/TAZ与肿瘤发生发展 | 第21-23页 |
1.2.3.1 ILK | 第21-22页 |
1.2.3.2 YAP/TAZ | 第22-23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不同基质刚度影响乳腺癌细胞耐药性 | 第25-49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5-31页 |
2.2.1 细胞 | 第25页 |
2.2.2 引物序列 | 第25页 |
2.2.3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2.4 实验试剂及溶液配制 | 第26-31页 |
2.2.4.1 主要试剂 | 第26-28页 |
2.2.4.2 主要溶液配制 | 第28-3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1-42页 |
2.3.1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基底的制备以及表面处理 | 第31-33页 |
2.3.1.1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制备 | 第31-32页 |
2.3.1.2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活化及接板 | 第32-33页 |
2.3.2 细胞培养 | 第33-34页 |
2.3.2.1 细胞复苏 | 第33页 |
2.3.2.2 细胞传代 | 第33页 |
2.3.2.3 细胞冻存 | 第33-34页 |
2.3.3 CellTwitter检测细胞增殖 | 第34页 |
2.3.4 免疫荧光染色 | 第34-35页 |
2.3.5 Calcein-PI染色 | 第35页 |
2.3.6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 | 第35-39页 |
2.3.6.1 细胞总蛋白提取 | 第35-36页 |
2.3.6.2 BCA法测蛋白浓度 | 第36页 |
2.3.6.3 蛋白变性 | 第36页 |
2.3.6.4 SDS-PAGE凝胶电泳 | 第36-38页 |
2.3.6.5 转膜,封闭 | 第38页 |
2.3.6.6 免疫杂交 | 第38-39页 |
2.3.6.7 曝光 | 第39页 |
2.3.7 共聚焦测定药物内吞 | 第39页 |
2.3.8 流式测定药物内吞 | 第39-40页 |
2.3.9 流式测定药物外排 | 第40页 |
2.3.10 RT-PCR | 第40-42页 |
2.3.10.1 RNA提取 | 第40-41页 |
2.3.10.2 合成cDNA | 第41页 |
2.3.10.3 RT-PCR扩增反应 | 第41-42页 |
2.3.11 软件及统计分析 | 第42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42-47页 |
2.4.1 药物处理后,不同基质刚度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2-43页 |
2.4.2 药物处理后,不同基质刚度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3-44页 |
2.4.3 基质刚度调节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摄入 | 第44-45页 |
2.4.4 基质刚度通过P-gp调节细胞对阿霉素的外排 | 第45-47页 |
2.5 讨论 | 第4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基质刚度影响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机制 | 第49-64页 |
3.1 引言 | 第49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9-51页 |
3.2.1 细胞 | 第49页 |
3.2.2 质粒 | 第49页 |
3.2.3 引物序列 | 第49-50页 |
3.2.4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3.2.5 实验试剂 | 第50-5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3.3.1 RT-PCR | 第51页 |
3.3.2 细胞和蛋白与细胞浆蛋白抽提 | 第51页 |
3.3.3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 | 第51-52页 |
3.3.4 Calcein-PI染色 | 第52页 |
3.3.5 CellTwitter检测细胞增殖 | 第52页 |
3.3.6 免疫荧光 | 第52页 |
3.3.7 转化 | 第52页 |
3.3.8 质粒提取 | 第52-54页 |
3.3.9 细胞转染 | 第54页 |
3.3.10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第54-55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55-62页 |
3.4.1 基质刚度影响ILK的表达 | 第55-56页 |
3.4.2 ILK提高乳腺癌细胞的耐药性 | 第56-58页 |
3.4.3 基质刚度影响YAP/TAZ的表达及入核 | 第58-60页 |
3.4.4 基质刚度对YAP/TAZ的调节依赖于ILK | 第60-61页 |
3.4.5 基质刚度通过YAP的转录活性调节细胞P-gp表达 | 第61-62页 |
3.5 讨论 | 第62-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4.1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4.2 后续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