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临床调查 | 第13-40页 |
1 资料方法 | 第13-17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13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3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3-14页 |
1.5 临床资料采集 | 第14页 |
1.6 调查方法 | 第14页 |
1.7 数据录入及统计学分析 | 第14-15页 |
1.8 质量控制 | 第15-17页 |
2 结果 | 第17-25页 |
2.1 女性高血压病患者基础资料研究 | 第17-18页 |
2.2 女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第18-19页 |
2.3 不同中医证型女性高血压病患者HRV及BPV特征分析 | 第19-21页 |
2.4 不同中医证型女性高血压病患者HRV及BPV影响因素研究 | 第21-25页 |
3 讨论 | 第25-33页 |
3.1 女性高血压病与HRV及BPV的研究分析 | 第25-27页 |
3.2 女性高血压病患者基础资料分析 | 第27-28页 |
3.3 关于本次研究中医证型的判定依据说明 | 第28-29页 |
3.4 女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第29-30页 |
3.5 不同中医证型女性高血压病患者HRV及BPV特征 | 第30-31页 |
3.6 不同中医证型女性高血压病患者HRV及BPV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3.7 不足与展望 | 第33页 |
4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附录 | 第39-40页 |
第二部分 综述 | 第40-56页 |
综述一 女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 第40-48页 |
1 中医学对女性高血压病的认识 | 第40-41页 |
1.1 高血压病病名归属 | 第40页 |
1.2 女性高血压病病因病机的特殊认识 | 第40-41页 |
2 女性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的研究 | 第41页 |
3 女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客观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 第41-44页 |
3.1 女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压变异性 | 第41-42页 |
3.2 女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 | 第42页 |
3.3 女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脂水平 | 第42页 |
3.4 女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糖代谢异常 | 第42-43页 |
3.5 女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第43页 |
3.6 女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年龄的关系 | 第43页 |
3.7 女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地域的关系 | 第43-44页 |
4 小结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综述二 高血压病HRV及BPV的研究进展 | 第48-56页 |
1 自主神经与高血压病发病机制 | 第48页 |
2 HRV、BPV与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 | 第48-49页 |
2.1 HRV与靶器官损害 | 第48-49页 |
2.2 BPV与靶器官损害 | 第49页 |
3 HRV、BPV与血压昼夜节律 | 第49-50页 |
4 小结 | 第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