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两个水稻叶绿体发育相关基因TCD10和OsCRM的功能验证及调控途径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叶绿体及其发育机制第11-12页
    1.3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分子机制第12-16页
        1.3.1 叶绿素生物合成基因的突变第12-14页
        1.3.2 叶绿体发育过程受阻第14-15页
        1.3.3 叶绿素的分解代谢过程受阻第15-16页
    1.4 PPR蛋白的研究概况第16-18页
    1.5 CRM结构域的研究概况第18-20页
        1.5.1 第I类内含子的自我剪接第18-19页
        1.5.2 第II类内含子的自我剪接第19-20页
    1.6 RNAi技术的主要应用及其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第20-23页
        1.6.1 RNAi技术的的特征第21-22页
        1.6.2 参与RNA干扰的四个重要因子第22-23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4-37页
    2.1 实验材料第24-26页
        2.1.1 水稻种子第24页
        2.1.2 菌株、质粒和相关生化试剂第24页
        2.1.3 培养基第24-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28页
        2.2.1 RNAi引物设计第26-27页
        2.2.2 目的片段的获得第27-28页
    2.3 二元载体pTCK303 的构建第28-37页
        2.3.1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28-30页
        2.3.2 水稻RNAi突变体植株的获取过程及方法第30-32页
        2.3.3 组织定位分析第32页
        2.3.3 亚细胞定位分析第32-34页
        2.3.4 荧光定量PCR分析第34-36页
        2.3.5 进化树分析第36-3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7-54页
    3.1 突变体苗期性状特征分析第37-39页
        3.1.1 苗期叶色表型第37-38页
        3.1.2 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第38-39页
    3.2 引物设计第39-41页
    3.3 载体构建第41-42页
    3.4 愈伤组织培养第42-43页
    3.5 RNAi苗检测结果第43-44页
    3.6 突变体组织定位分析第44-46页
    3.7 亚细胞定位分析第46-48页
    3.8 突变体荧光定量分析第48-51页
        3.8.1 突变体MR31 荧光定量分析第48-50页
        3.8.2 突变体MR71 荧光定量分析第50-51页
    3.9 突变体进化树分析第51-54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54-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第62-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嵌合NY-ESO-1 DNA疫苗治疗黑色素瘤的小鼠模型研究
下一篇:模拟气候条件下田间甲烷释放及相关微生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