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辽宁省大石桥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及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1.4.1 研究内容第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研究创新第14-15页
第二章 养老保险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5-19页
    2.1 养老保险基本概念第15-16页
        2.1.1 社会养老保险第15-16页
        2.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16页
    2.2 新农保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16-19页
        2.2.1 国民收入再分配理论第16-17页
        2.2.2 公平与效率理论第17页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第17-19页
第三章 大石桥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及情况概述第19-24页
    3.1 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第19页
    3.2 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19-24页
        3.2.1 老农保制度推行时期(1978年—2010年)第20-21页
        3.2.2 新农保制度的实施阶段(2011年至今)第21-24页
第四章 新农保制度运行中呈现的问题及缘由分析第24-33页
    4.1 新农保制度运行中呈现的问题描述第24-28页
        4.1.1 中青年群体参保意愿偏低,普遍选择最低标准的缴费档次第24-25页
        4.1.2 部分农村人口人户分离,难以参加新农保第25页
        4.1.3 新农保资金筹集不足,养老金支付水平低,老年人基本生活难以保障第25-26页
        4.1.4 新农保制度与其他社保制度无法做到无缝衔接第26-27页
        4.1.5 信息管理系统落后第27页
        4.1.6 新农保制度缺少健全法律制度作为保障第27-28页
        4.1.7 难以实现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第28页
    4.2 产生制约大石桥市新农保工作问题的缘由分析第28-33页
        4.2.1 制约新农保制度运行的主观原因第28-29页
            4.2.1.1 16周岁-44周岁的农民群体距领取养老金时间过长第28页
            4.2.1.2 45周岁-59周岁的农民群体选择参加新农保是出于对实际的考量第28-29页
            4.2.1.3 大多数农民群众存在短视心理第29页
            4.2.1.4 人口流动为户籍管理工作增添诸多不便第29页
        4.2.2 影响新农保制度运行的客观因素第29-33页
            4.2.2.1 补贴金额过低,政策缺乏吸引力第29-30页
            4.2.2.2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间的转移接续实施办法有待完善第30-31页
            4.2.2.3 落后的信息管理手段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第31-32页
            4.2.2.4 没有做到立法先行第32页
            4.2.2.5 新农保基金的运营方式过于简单、保守第32-33页
第五章 新农保制度改革与对策分析第33-43页
    5.1 新农保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第33页
    5.2 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分析第33-36页
        5.2.1 发达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分析第34-35页
        5.2.2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第35-36页
    5.3 我国其他城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模式借鉴第36-38页
        5.3.1 大兴模式第36页
        5.3.2 青岛模式第36-37页
        5.3.3 苏州模式第37页
        5.3.4 东莞模式第37-38页
    5.4 新农保制度改革与合理化建议第38-43页
        5.4.1 取消制度设计中的绑定缴费模式,提高政策自身的吸引力第38页
        5.4.2 开辟保险资金筹资渠道,适当提高保险的保障水平第38-39页
        5.4.3 细化新农保制度与其他保险制度之间的接续转移办法第39-40页
        5.4.4 基于现有的信息管理平台,科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第40页
        5.4.5 拟定农保专项法律法规,保证新农保工作有法可依第40-41页
        5.4.6 增加新农保每年开展征缴工作的次数第41页
        5.4.7 督促基金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基金运营水平第41-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泰嘉新材的出口战略研究
下一篇:支持向量回归在金融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