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

网络化条件下旅客列车径路优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第19-20页
    1.3 研究方案第20-23页
        1.3.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0-21页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1-23页
第2章 旅客列车径路概述第23-30页
    2.1 旅客列车径路及其分类第23-25页
        2.1.1 旅客列车径路概念第23-24页
        2.1.2 旅客列车径路分类第24-25页
    2.2 旅客列车径路的作用第25-26页
    2.3 旅客列车径路选择的影响因素第26-27页
    2.4 旅客列车径路与开行方案关系分析第27-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铁路物理网络构造及客流分析第30-37页
    3.1 铁路网络特征分析第30-31页
    3.2 铁路物理网络构造第31-33页
    3.3 客流分析第33-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旅客列车径路优化模型第37-56页
    4.1 旅客列车径路端点站的确定第37-39页
        4.1.1 影响因素第37-38页
        4.1.2 确定方法第38-39页
    4.2 合理径路集第39-41页
    4.3 OD间旅客列车径路优化模型第41-49页
        4.3.1 模型假设第41-42页
        4.3.2 决策变量定义第42-43页
        4.3.3 约束条件第43-45页
        4.3.4 模型的构建第45-49页
    4.4 网络化条件下旅客列车径路优化模型第49-55页
        4.4.1 铁路网络特征以及对旅客列车径路的影响第49-51页
        4.4.2 网络化条件下旅客列车径路优化模型的构建第51-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算法与算例第56-77页
    5.1 求解算法第56-68页
        5.1.1 Dijkstra算法第56-58页
        5.1.2 双扫描法第58-61页
        5.1.3 OD间径路优化算法第61-64页
        5.1.4 网络化条件下径路优化算法第64-68页
    5.2 算例及求解分析第68-76页
        5.2.1 路网及客流情况介绍第68-69页
        5.2.2 算例求解分析第69-76页
    5.3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第77-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第84-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每日一图的新旧交替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研究
下一篇:折线型咬合桩围护结构承载特性分析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