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小麦对PAEs污染的防御应答机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略语一览表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邻苯二甲酸酯第11-12页
        1.1.1 用途与法规第11-12页
    1.2 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现状第12-14页
        1.2.1 大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现状第12-13页
        1.2.2 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现状第13页
        1.2.3 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污染现状第13-14页
    1.3 PAEs的毒性第14-16页
        1.3.1 雄性毒性第15页
        1.3.2 胚胎毒性第15-16页
        1.3.3 雌性毒性第16页
    1.4 PAEs在土壤-作物系统中的分布第16-17页
    1.5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1.5.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2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6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二章 DBP和DEHP胁迫下小麦生理水平上的防御应答第21-35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实验材料第21-22页
        2.2.1 供试小麦与土壤第21-22页
        2.2.2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22页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2页
    2.3 实验方法第22-24页
        2.3.1 土壤染毒与小麦培养第22-23页
        2.3.2 光合参数的测定第23页
        2.3.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23页
        2.3.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23-24页
        2.3.5 生物量的测定第24页
    2.4 数据处理第24页
    2.5 结果第24-30页
        2.5.1 助溶剂甲醇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4页
        2.5.2 DBP和DEHP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第24-27页
        2.5.3 DBP和DEHP对小麦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7-28页
        2.5.4 DBP和DEHP对小麦叶绿素荧光的影响第28-30页
        2.5.5 DBP和DEHP对生物量的影响第30页
    2.6 讨论第30-32页
    2.7 小结第32-35页
第三章 DBP和DEHP胁迫下酶活性的防御应答第35-51页
    3.1 引言第35-37页
    3.2 实验材料第37页
        3.2.1 供试小麦与土壤第37页
        3.2.2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37页
        3.2.3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7页
    3.3 实验方法第37-38页
        3.3.1 染毒设计第38页
        3.3.2 粗酶液的提取第38页
        3.3.3 指标的测定第38页
    3.4 数据处理第38页
    3.5 结果第38-45页
        3.5.1 助溶剂甲醇对指标的影响第38页
        3.5.2 DBP、DEHP胁迫下P450的防御应答第38-39页
        3.5.3 DBP、DEHP胁迫对小麦体内ROS的影响第39-41页
        3.5.4 DBP、DEHP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的防御应答第41-44页
        3.5.5 DBP、DEHP胁迫下MDA含量的变化第44-45页
    3.6 讨论第45-49页
    3.7 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DBP和DEHP在小麦体内的转运、积累及代谢第51-59页
    4.1 引言第51-52页
    4.2 实验材料第52页
        4.2.1 实验小麦和土壤第52页
        4.2.2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52页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2页
    4.3 实验方法第52-53页
        4.3.1 染毒设计第52-53页
        4.3.2 小麦样品的处理第53页
        4.3.3 小麦组织内PAEs的萃取第53页
        4.3.4 PAEs的液相分析条件第53页
    4.4 数据处理第53-54页
    4.5 结果第54-56页
        4.5.1 DBP及其代谢物MBP在根部和叶片的含量第54页
        4.5.2 DEHP及其代谢物在小麦组织中的含量第54-55页
        4.5.3 DBP和DEHP在小麦体内的迁移第55页
        4.5.4 DBP、DEHP及其代谢物在小麦籽粒中的含量第55-56页
    4.6 讨论第56-57页
    4.7 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5.1 总结第59-60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原位在线监测技术的膜污染行为的研究
下一篇:双亲性非织造布中亲水基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诱导与捕获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