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8-16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三)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3-16页 |
二、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第16-26页 |
(一) 地方政府债务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二)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基本概念 | 第18-22页 |
(三)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理论依据 | 第22-26页 |
三、甘肃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识别 | 第26-31页 |
(一) 甘肃省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 | 第26-27页 |
(二) 甘肃省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来源与用途 | 第27-29页 |
(三) 预算分析法下甘肃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识别 | 第29-31页 |
四、甘肃省地方政府债务效应与风险分析 | 第31-37页 |
(一) 甘肃省地方政府债务效应分析 | 第31-33页 |
(二) 甘肃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衡量 | 第33-35页 |
(三) 甘肃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 第35-37页 |
五、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 | 第37-41页 |
(一)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债务化解措施 | 第37-39页 |
(二) 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化解措施 | 第39-40页 |
(三) 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措施 | 第40页 |
(四)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1页 |
六、强化甘肃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 第41-46页 |
(一) 完善法律制度框架,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制度体系建设 | 第42页 |
(二) 引导正向举债,保证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规范化 | 第42-43页 |
(三) 构建多层次监督体系,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监督机制建设 | 第43-44页 |
(四) 加大违法违规问责力度,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约束机制 | 第44-45页 |
(五) 规范信用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 第45-46页 |
七、结论与展望 | 第46-49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二) 不足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