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思路及结构 | 第10-11页 |
2 我国城镇住房发展状况及存在的矛盾 | 第11-17页 |
2.1 住宅建设是新世纪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 第11-14页 |
2.1.1 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点 | 第11页 |
2.1.2 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条件和依据 | 第11-14页 |
2.2 我国住房市场状况及存在的矛盾 | 第14-17页 |
2.2.1 我国住房市场状况 | 第14-15页 |
2.2.2 现阶段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问题及矛盾 | 第15-17页 |
3 传统住房市场均衡理论 | 第17-27页 |
3.1 住房市场需求分析 | 第17-21页 |
3.1.1 住房有效需求分析判断 | 第17-18页 |
3.1.2 住房有效需求的层次性 | 第18-20页 |
3.1.3 住房梯度消费 | 第20-21页 |
3.2 住房市场供给分析 | 第21-23页 |
3.2.1 住房有效供给分析 | 第21-22页 |
3.2.2 住房供给的层次性 | 第22-23页 |
3.3 住房市场供求的均衡理论 | 第23-27页 |
3.3.1 单一的市场均衡模型 | 第23页 |
3.3.2 蛛网滞后调节模型 | 第23-24页 |
3.3.3 住宅市场存量和流量均衡模型 | 第24-27页 |
4 住房过滤理论及模型 | 第27-42页 |
4.1 国外住房市场过滤理论的研究历程 | 第28-34页 |
4.1.1 住房市场过滤的含义 | 第28-29页 |
4.1.2 国外住房过滤理论的研究历程 | 第29-34页 |
4.2 典型住房市场过滤模型 | 第34-39页 |
4.2.1 住房市场过滤模型 | 第34-36页 |
4.2.2 住房过滤沙利文简化模型 | 第36-39页 |
4.3 住房过滤理论的应用前景及障碍分析 | 第39-42页 |
4.3.1 住房过滤模型的优点 | 第40页 |
4.3.2 住房过滤在我国的具体应用 | 第40页 |
4.3.3 住房过滤应用障碍分析 | 第40-42页 |
5 住房过滤模型在政策评价中的应用 | 第42-57页 |
5.1 住房供给方建造补贴的政策效果分析 | 第42-46页 |
5.1.1 住房过滤效应“完全传递”的前提 | 第42页 |
5.1.2 住房建造补贴效果分析 | 第42-43页 |
5.1.3 我国经济适用房的政策评价 | 第43-46页 |
5.2 住房需求方财政补贴的政策效果分析 | 第46-53页 |
5.2.1 住房需求补贴的类型及作用 | 第46-47页 |
5.2.2 房租补贴的政策效果分析 | 第47-53页 |
5.3 住房供给补贴与消费补贴政策的综合比较 | 第53-57页 |
5.3.1 价格(租金)的影响对比 | 第53-54页 |
5.3.2 供给与需求变化对比 | 第54-55页 |
5.3.3 全社会成本效益分析 | 第55页 |
5.3.4 供给补贴和消费补贴两种住房政策的评价 | 第55-57页 |
6 住房过滤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住房市场的启示 | 第57-70页 |
6.1 促进居民住房梯度消费 | 第57-59页 |
6.2 大力开放住房二级市场,盘活住房存量 | 第59-62页 |
6.2.1 加快开放住房二级市场的意义 | 第59-60页 |
6.2.2 制约我国住房二级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60-61页 |
6.2.3 发展和规范住房二级市场的对策 | 第61-62页 |
6.3 大力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 第62-70页 |
6.3.1 住房租赁市场与销售市场的关系 | 第63-64页 |
6.3.2 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重大意义和需求潜力 | 第64-66页 |
6.3.3 我国目前房屋租赁市场现状及问题 | 第66-67页 |
6.3.4 发展和完善住房主林市场的对策思考 | 第67-70页 |
7 结束语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