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0-12页 |
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与理论背景 | 第12-18页 |
2.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2.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背景 | 第13-18页 |
2.2.1 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 第13-14页 |
2.2.2 创新与金融创新 | 第14页 |
2.2.3 金融创新的历史回顾 | 第14-15页 |
2.2.4 金融创新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2.2.5 金融创新理论 | 第16-18页 |
3 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 | 第18-27页 |
3.1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18-20页 |
3.1.1 个人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 第18-19页 |
3.1.2 个人理财的个性化服务将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 第19页 |
3.1.3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是迎接入世挑战的需要 | 第19-20页 |
3.2 个人金融需求多样化是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外在动力 | 第20-27页 |
3.2.1 经济增长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20-21页 |
3.2.2 居民收入的增加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 第21-23页 |
3.2.3 富裕阶层的出现为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发展基础 | 第23页 |
3.2.4 居民金融需求多样化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23-25页 |
3.2.5 个人投资技能缺乏,为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提供了主观条件 | 第25-27页 |
4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27-38页 |
4.1 发达国家(地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27-30页 |
4.1.1 瑞士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 | 第27-28页 |
4.1.2 美国花旗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 | 第28-29页 |
4.1.3 香港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 | 第29-30页 |
4.2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 第30-35页 |
4.2.1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历程 | 第30页 |
4.2.2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 | 第30-33页 |
4.2.3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不足 | 第33-35页 |
4.3 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 | 第35-38页 |
4.3.1 分业经营限制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空间 | 第35页 |
4.3.2 金融市场不发达制约了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 | 第35页 |
4.3.3 隐私权法律保护不够降低了客户对个人理财业务的信任度 | 第35-36页 |
4.3.4 银行自身业务体系不完善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 第36-38页 |
5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定位及发展策略 | 第38-62页 |
5.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功能定位 | 第38-39页 |
5.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目标市场及战略 | 第39-40页 |
5.3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内容 | 第40-45页 |
5.4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运行机制建设 | 第45-53页 |
5.4.1 提高认识 | 第45页 |
5.4.2 组织机构再造 | 第45-47页 |
5.4.3 实施客户经理制 | 第47-49页 |
5.4.4 业务定价 | 第49-51页 |
5.4.5 技术支撑系统 | 第51-53页 |
5.5 实际运用--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理财金帐户” | 第53-62页 |
5.5.1 背景介绍 | 第53页 |
5.5.2 外部环境分析 | 第53-55页 |
5.5.3 内部环境分析 | 第55页 |
5.5.4 战略定位 | 第55-57页 |
5.5.5 产品体系 | 第57-59页 |
5.5.6 组织机构 | 第59页 |
5.5.7 技术支撑 | 第59-60页 |
5.5.8 对本案例的评价 | 第60-62页 |
6 发展建议 | 第62-65页 |
6.1 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 | 第62-63页 |
6.2 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 | 第63页 |
6.3 以立法的形式确认和强化私人财产权的保护 | 第63-64页 |
6.4 加快个人理财专业资格认证 | 第64-65页 |
7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