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机械制造中的测试技术概论 | 第9-12页 |
1.1.1 测试技术的重要意义 | 第9页 |
1.1.2 测试过程和测试系统的一般组成 | 第9-10页 |
1.1.3 机械加工中测试 | 第10-12页 |
1.2 虚拟仪器的概念 | 第12页 |
1.3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 第12-14页 |
1.3.1 课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3.2 课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应用 | 第16-25页 |
2.1 虚拟仪器 | 第16-17页 |
2.2 虚拟仪器的产生和发展 | 第17-18页 |
2.2.1 虚拟仪器的产生 | 第17页 |
2.2.2 虚拟仪器的发展 | 第17-18页 |
2.3 虚拟仪器的特点 | 第18-20页 |
2.3.1 十分灵活 易于升级 | 第18页 |
2.3.2 功能强大 价格低廉 | 第18页 |
2.3.3 使用方便 另于维护 | 第18-19页 |
2.3.4 技术更新快 | 第19页 |
2.3.5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 第19页 |
2.3.6 基于计算机的虚拟仪器的特点 | 第19-20页 |
2.4 虚拟仪器系统的技术方案 | 第20-22页 |
2.4.1 各种功能软件 | 第21页 |
2.4.2 计算机及其附件 | 第21页 |
2.4.3 A/D采集卡和D/A卡 | 第21页 |
2.4.4 传感器+前置抗混滤波调理放大器 | 第21-22页 |
2.5 虚拟仪器硬件系统组成方案 | 第22-23页 |
2.5.1 GPIB仪器控制的虚拟仪器系统组建方案 | 第22-23页 |
2.5.2 VXI仪器控制的虚拟仪器系统组建方案 | 第23页 |
2.5.3 PXI/Compact PCI模型系统组建方案 | 第23页 |
2.6 虚拟仪器的软件开发环境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图形化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及其应用 | 第25-32页 |
3.1 LABVIEW概述 | 第25-26页 |
3.2 LABVIEW的工作方式 | 第26-27页 |
3.3 LABVIEW6I的特点 | 第27-29页 |
3.4 LABVIEW在网络方面的功能 | 第29-30页 |
3.5 关于LABVIEW PLAYER | 第30-32页 |
第四章 面向机械制造的虚拟仪器系统结构与硬件设计 | 第32-41页 |
4.1 虚拟仪器的构建 | 第33-34页 |
4.2 平台的系统结构 | 第34-35页 |
4.3 系统的硬件部分 | 第35-41页 |
4.3.1 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35-37页 |
4.3.2 数据采集卡 | 第37-41页 |
第五章 虚拟仪器系统软件功能模块组成 | 第41-54页 |
5.1 概述 | 第41-42页 |
5.2 软件模块具体介绍 | 第42-54页 |
5.2.1 软件结构框架 | 第42-43页 |
5.2.2 功能模块介绍 | 第43-54页 |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第54-76页 |
6.1 粗糙度测量和数据处理 | 第54-59页 |
6.1.1 表面微观轮廓高度特征参数 | 第54-55页 |
6.1.2 表面微观轮廓间距特征参数 | 第55-56页 |
6.1.3 表面微观轮廓形状特征参数 | 第56-58页 |
6.1.4 测试结果及结论 | 第58-59页 |
6.2 直线度测量数据处理 | 第59-64页 |
6.2.1 评定直线度误差方法分析 | 第59-60页 |
6.2.2 采用的方法 | 第60-64页 |
6.3 平面度测量数据处理 | 第64-72页 |
6.3.1 平面度误差的评定 | 第64-66页 |
6.3.2 测量数据的坐标变换 | 第66页 |
6.3.3 具体分析过程 | 第66-71页 |
6.3.4 测试结果及结论 | 第71-72页 |
6.4 机床主轴回转精度数据处理 | 第72-76页 |
6.4.1 测量原理 | 第72-73页 |
6.4.2 消除偏心影响 | 第73-74页 |
6.4.3 误差评定 | 第74-76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6-80页 |
7.1 存在的问题和个人体会 | 第76-77页 |
7.2 虚拟仪器的发展和展望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作者发表及录用文章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