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区现状与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1.2.1 松潘地区的勘探现状 | 第9-10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0页 |
1.3 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1.3.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2 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14-15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 | 第15-26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2.2 区域构造 | 第15-17页 |
2.3 生物地层单位 | 第17-20页 |
2.4 岩石地层单位 | 第20-26页 |
2.4.1 南秦岭地层区 | 第20-23页 |
2.4.2 巴颜喀啦地层区 | 第23页 |
2.4.3 扬子地层区 | 第23-26页 |
第3章 沉积相研究 | 第26-32页 |
3.1 主要岩石类型 | 第26-27页 |
3.2 剖面沉积相特征 | 第27-32页 |
第4章 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32-52页 |
4.1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第32页 |
4.2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第32-33页 |
4.3 米级旋回层序叠置样式 | 第33-34页 |
4.4 主要剖面层序地层划分 | 第34-43页 |
4.4.1 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扎尕拉村泥盆系剖面层序地层 | 第34-43页 |
4.5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与对比 | 第43-52页 |
第5章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 | 第52-64页 |
5.1 编图思想及方法 | 第52-53页 |
5.2 古地理特征 | 第53-59页 |
5.2.1 早泥盆世 | 第53-57页 |
5.2.2 中泥盆世 | 第57-58页 |
5.2.3 晚泥盆世 | 第58-59页 |
5.3 古地理演化 | 第59-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