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座椅和后视镜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汽车座椅的结构和分类 | 第11-12页 |
1.2 汽车座椅的性能和基本要求 | 第12页 |
1.3 汽车后视镜 | 第12-13页 |
1.4 汽车座椅和后视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13-15页 |
1.4.1 国内外汽车座椅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 第13-14页 |
1.4.2 国内外汽车后视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14-15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记忆存储式座椅和后视镜的工作原理 | 第17-27页 |
2.1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 第17-23页 |
2.1.1 汽车电子系统概述 | 第17页 |
2.1.2 ECU | 第17-21页 |
2.1.3 传感器 | 第21-22页 |
2.1.4 执行器 | 第22-23页 |
2.2 记忆存储式控制器的功能 | 第23页 |
2.3 控制方式的选择 | 第23-25页 |
2.3.1 控制方式的发展 | 第23-24页 |
2.3.2 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 第24页 |
2.3.3 控制方式的对比选择 | 第24-25页 |
2.4 基本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 第27-49页 |
3.1 硬件电路设计概述 | 第27-28页 |
3.2 ECU的选择与介绍 | 第28-35页 |
3.2.1 ECU的选择指标与原则 | 第28-29页 |
3.2.2 ECU的选择 | 第29-30页 |
3.2.3 ECU的主要特性 | 第30页 |
3.2.4 ECU的结构模块 | 第30-34页 |
3.2.5 ECU引脚功能与使用 | 第34-35页 |
3.3 记忆存储电路 | 第35-38页 |
3.3.1 记忆存储电路概述 | 第35-36页 |
3.3.2 EEPROM的特性 | 第36-37页 |
3.3.3 模块内存映射 | 第37页 |
3.3.4 擦除和编程步骤 | 第37-38页 |
3.4 座椅调节电路 | 第38-44页 |
3.4.1 座椅调节电路概述 | 第38页 |
3.4.2 电动机驱动电路 | 第38-40页 |
3.4.3 键盘输入电路 | 第40-42页 |
3.4.4 状态显示电路 | 第42页 |
3.4.5 后视镜调节电路 | 第42-44页 |
3.5 信号采集电路 | 第44-46页 |
3.5.1 座椅采样电路 | 第44-45页 |
3.5.2 后视镜采样电路 | 第45-46页 |
3.6 其它电路 | 第46-48页 |
3.6.1 时钟电路设计 | 第46页 |
3.6.2 电源稳压电路 | 第46-47页 |
3.6.3 滤波电路 | 第47-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49-61页 |
4.1 软件程序流程 | 第49-60页 |
4.1.1 编程语言介绍 | 第49页 |
4.1.2 软件程序流程简述 | 第49-50页 |
4.1.3 主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4.1.4 数据采集子程序设计 | 第51-53页 |
4.1.5 键盘子程序设计 | 第53页 |
4.1.6 液晶显示器程序设计 | 第53-56页 |
4.1.7 电机控制程序设计 | 第56-60页 |
4.2 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 | 第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系统调试与实验 | 第61-67页 |
5.1 试验概述 | 第61-62页 |
5.2 功能试验 | 第62-63页 |
5.3 精度试验 | 第63-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总结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