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呼吸系肿瘤论文--肺肿瘤论文

肺癌关联的基因多态位点的识别与预测模型的构建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缩略词第12-13页
一 引言第13-18页
二 材料与方法第18-31页
    2.1 技术流程总览第18页
    2.2 研究对象第18-19页
    2.3 方法第19-21页
        2.3.1 流行病学调查和资料整理统计第19页
        2.3.2 SNP的来源第19-20页
        2.3.3 SNP的分型第20-21页
    2.4 SNP的选择第21-23页
        2.4.1 分型成功率第21页
        2.4.2 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第21-22页
        2.4.3 连锁不平衡检验第22-23页
    2.5 基因多态单位点及遗传模型比值比分析第23-27页
        2.5.1 比值比第23-24页
        2.5.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第24-26页
        2.5.3 Logistic回归系数的意义第26-27页
    2.6 肺癌预测模型的变量筛选与构建第27-29页
        2.6.1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向后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第27页
        2.6.2 多重共线性检验第27-28页
        2.6.3 交互作用第28-29页
            2.6.3.1 Logistic回归乘积项法第28页
            2.6.3.2 信息熵交互图和系统树法第28-29页
        2.6.4 多因素降维法模型第29页
    2.7 构建的模型种类第29-30页
    2.8 模型的评价第30-31页
三 结果第31-49页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第31-32页
    3.2 SNP位点选择和评价第32-34页
    3.3 基因多态位点和肺癌遗传易感性分析第34-39页
        3.3.1 单位点等位基因分析第35-37页
        3.3.2 遗传模型分析第37-39页
    3.4 构建肺癌风险预测模型第39-45页
        3.4.1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向后逐步Logistic回归第39页
        3.4.2 多重共线性第39-40页
        3.4.3 交互作用第40-43页
            3.4.3.1 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第40-41页
            3.4.3.2 环境-基因交互作用第41页
            3.4.3.3 主效应与交互效应第41-42页
            3.4.3.4 聚类系统树第42-43页
        3.4.4 NSCLC风险关联因素的累积效应第43-45页
    3.5 模型评价与验证第45-49页
        3.5.1 ROC曲线分析第45-47页
        3.5.2 实验数据与验证数据评价第47-48页
        3.5.3 MDR模型验证第48-49页
四 讨论第49-54页
    4.1 基因多态位点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第49-51页
        4.1.1 TERT基因第49-50页
        4.1.2 BAG6基因第50页
        4.1.3 MMP2基因第50-51页
        4.1.4 CHEK2基因第51页
        4.1.5 XRCC6基因第51页
    4.2 肺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的意义第51-52页
        4.2.1 交互作用的影响第51-52页
        4.2.2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预测价值第52页
    4.3 研究的局限性第52-54页
五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附录一第61-69页
    综述:肺癌预测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第61-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二第69-71页
    肺癌患者调查随访表第69-71页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第71-72页
致谢第72-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初任培训内容创新研究--以《公务员法》颁布后上海市公务员初任培训为例
下一篇:壳寡糖组装结核黏膜基因疫苗诱导抗结核黏膜免疫及其免疫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