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初任培训内容创新研究--以《公务员法》颁布后上海市公务员初任培训为例

目录第2-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8-16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8-9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9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9-12页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研究现状第9-11页
        二、公务员培训的研究现状第11页
        三、公务员初任培训研究现状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一、案例研究法第12页
        二、比较研究法第12-13页
        三、统计分析法第13页
    第四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第13-15页
        —、概念界定第13-14页
        二、理论依据第14-15页
    第五节 问题意识、研究思路和创新观点第15-16页
        一、问题意识第15-16页
        二、研究思路第16页
        三、创新观点第16页
第一章 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初任培训内容创新的必要性第16-22页
    第一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第16-17页
        一、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第16-17页
        二、创新成为发展的灵魂第17页
        三、培训成为增强组织竞争力的中心环节第17页
    第二节 公务员初任培训的特点、地位和作用第17-21页
        一、公务员初任培训的特点第17-20页
        二、公务员初任培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20-21页
    第三节 创新公务员初任培训内容是时代的迫切需要第21-22页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决定了必须加大初任培训内容的创新力度第22页
        二、我国所处的改革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进一步创新初任培训内容第22页
第二章 公务员初任培训内容创新的目标、原则和形成机制第22-28页
    第一节 公务员初任培训内容创新的目标——能力建设第23-25页
        一、能力建设相关理论第23-24页
        二、以《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为基础创新公务员初任培训内容第24-25页
    第二节 初任培训内容创新的基本原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第25-26页
        一、增强培训的针对性第25页
        二、增强培训的前瞻性第25页
        三、增强培训的实效性第25-26页
    第三节 初任培训内容创新的形成机制——项目管理式第26-28页
        一、深入开展好需求特点调研第26页
        二、着力抓好培训内容的策划论证第26-27页
        三、不断改进和创新培训手段和方式第27页
        四、全面加强培训评估第27-28页
第三章 初任培训创新内容的设计第28-38页
    第一节 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创新培训内容第29-31页
        一、科学发展观第30页
        二、以人为本第30-31页
        三、五大建设的关系第31页
    第二节 从信息技术发展创新培训内容第31-34页
        一、政府门户网站第32-33页
        二、网上办公第33页
        三、微博第33-34页
    第三节 从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培训内容第34-35页
        一、处理好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第34-35页
        二、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培育第三方力量第35页
        三、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的政府第35页
    第四节 从依法行政发展创新培训内容第35-36页
        一、强化法律意识第36页
        二、准确认识行政所依之法第36页
        三、准确把握行政合法、合理、公开原则第36页
    第五节 从行政伦理要求提高创新培训内容第36-38页
        一、最低行政理要求法制化第37页
        二、基本行政伦理要求纪律化第37页
        三、更高行政伦理要求公约化第37-38页
第四章 培训内容创新的手段和方式第38-47页
    第一节 多系列创新多媒体教学党的政策新发展第39-40页
        一、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第39页
        二、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第39-40页
    第二节 网上教学和讨论传授信息技术新进展第40-41页
        一、发达国家的公务员信息技术培训第40-41页
        二、网上教学和讨论在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第41页
    第三节 社会调查方法创新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第41-42页
        一、社会调查法的实施第41-42页
        二、社会调查法对教学的积极作用第42页
    第四节 案例教学法创新深入剖析行政执法的新难点第42-46页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第42-43页
        二、案例式培训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第43-45页
        三、在行政执法教学中应用案例式培训方法的意义第45-46页
    第五节 公务员精神实践促进提升行政伦理教学新水平第46-47页
        一、参观考察实践第46页
        二、志愿者实践第46-47页
第五章 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估体系第47-58页
    第一节 培训评估对初任培训内容创新的作用第47-50页
        一、培训评估的含义第47-48页
        二、培训评估的重要作用第48-49页
        三、评估应遵循的原则第49-50页
    第二节 培训项目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第50-55页
        一、培训项目评估体系的构建第50-51页
        二、建立培训评估指标体系需解决的问题第51-52页
        三、评估模型介绍第52-55页
    第三节 评估方案的设计、实施和反馈第55-58页
        一、评估方案的设计第55页
        二、培训项目评估实例分析第55-58页
        三、评估结果的反馈第58页
结束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宝山区为例
下一篇:肺癌关联的基因多态位点的识别与预测模型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