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金圣叹文学批评研究现况与局限 | 第8-11页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金圣叹思维形成及古文认识 | 第12-32页 |
第一节 金圣叹思维形成过程和批评活动 | 第12-20页 |
第二节 以道理为古文之准衡 | 第20-24页 |
第三节 以古文为文学创作之基础 | 第24-32页 |
第三章 方法论:金圣叹古文批评的形式 | 第32-73页 |
第一节 选文:古文之典范提示 | 第32-44页 |
一. 选文的批评发展及其批评意识 | 第32-36页 |
二. 金圣叹的选文批评意识及特点 | 第36-44页 |
第二节 加工:古文批评之主体化 | 第44-60页 |
一. 金圣叹的加工观念 | 第45-48页 |
二. 金圣叹古文加工系统 | 第48-60页 |
第三节 评点:古文批评形式之统合运用 | 第60-73页 |
一. 评点批评形式之发展 | 第60-63页 |
二. 金圣叹古文评点形式之特点 | 第63-73页 |
第四章 价值论:金圣叹古文批评的主要论议 | 第73-113页 |
第一节 反映古文的历史发展 | 第73-92页 |
一. 继承前代古文批评理论 | 第73-81页 |
二. 对于古文发展和历代作家特点反映 | 第81-92页 |
第二节 追求古文的文学价值 | 第92-113页 |
一. 古文的事实性和艺术形象化 | 第92-100页 |
二. 重视古文的实用性:以文学创作教育为主 | 第100-113页 |
第五章 技巧论:金圣叹古文批评的语言批评特点 | 第113-128页 |
第一节 古文的章法 | 第113-119页 |
第二节 古文的构成法 | 第119-123页 |
第三节 金圣叹批评语言特点 | 第123-128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128-130页 |
附件1. 《天下才子必读书》与前后代选集之间选文对照表 | 第130-141页 |
附件2. 金圣叹学术研究目录(自2001到2011年为止) | 第141-15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59-164页 |
后记 | 第164-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