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制动系统论文

电动汽车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本文主要符号的物理含义第15-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2页
    1.1 选题背景第18-19页
    1.2 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再生技术发展状况第19-24页
        1.2.1 利用动力蓄电池组吸收制动能量方案第22-24页
        1.2.2 利用超级电容吸收制动能量方案第24页
    1.3 传统燃油汽车制动能量再生技术发展状况第24-27页
        1.3.1 利用飞轮吸收制动能量方案第24-25页
        1.3.2 利用液压储能吸收制动能量方案第25-26页
        1.3.3 利用蓄电池组吸收制动能量的混合动力方案第26-27页
    1.4 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国内外发展现状第27-30页
        1.4.1 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国外发展现状第27-28页
        1.4.2 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国内发展现状第28-30页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制动能量再生液压系统设计及建模第32-58页
    2.1 概述第32页
    2.2 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布置形式与方案研究第32-34页
        2.2.1 并联型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第32-33页
        2.2.2 串联型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第33页
        2.2.3 混联型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第33-34页
    2.3 试验用电动汽车主要技术参数第34-35页
    2.4 模拟城市工况相关参数建模第35-41页
        2.4.1 储能过程气囊相关参数建模第35-38页
        2.4.2 高压蓄能器容积选定第38-40页
        2.4.3 泵/马达选型第40-41页
    2.5 液压蓄能器及泵/马达参数确定后的验证计算第41-46页
        2.5.1 制动过程车辆运行相关参数验证第41-44页
        2.5.2 能量释放过程车辆运行相关参数验证第44-46页
        2.5.3 制动减速和起步加速过程参数对比验证第46页
    2.6 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设计第46-49页
    2.7 电动汽车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运行模式第49-51页
    2.8 电动汽车相关参数仿真计算第51-57页
        2.8.1 普通电动汽车相关参数仿真计算第51-54页
        2.8.2 安装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电动汽车相关参数仿真计算第54-57页
    2.9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三章 基于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的制动力分配与控制策略研究第58-85页
    3.1 概述第58页
    3.2 制动过程动力学分析第58-70页
        3.2.1 制动过程动力学方程第58-60页
        3.2.2 安装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电动汽车制动力和制动强度第60-64页
        3.2.3 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电动汽车制动工况研究第64-65页
        3.2.4 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电动汽车制动控制策略研究第65-67页
        3.2.5 原车制动力分配策略研究第67-70页
    3.3 安装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汽车制动力分配控制策略第70-83页
        3.3.1 不同制动强度和制动速度下制动力分配策略第70-74页
        3.3.2 缓慢制动工况相关参数仿真分析第74-77页
        3.3.3 中等强度制动工况制动力分配策略及仿真分析第77-80页
        3.3.4 紧急制动工况制动力分配策略及仿真分析第80-82页
        3.3.5 滑行制动工况制动力分配策略及仿真分析第82-83页
    3.4 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与ABS系统协调控制策略第83-84页
    3.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四章 纯电动车用动力蓄电池工作特性研究第85-97页
    4.1 概述第85页
    4.2 铅酸蓄电池工作性能试验第85-88页
        4.2.1 试验系统设计第85-86页
        4.2.2 铅酸蓄电池试验结果及分析第86-88页
    4.3 锂离子蓄电池工作性能试验第88-90页
        4.3.1 试验系统设计第88页
        4.3.2 锂离子蓄电池试验结果及分析第88-90页
    4.4 两种蓄电池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第90-91页
    4.5 锂离子蓄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第91-96页
        4.5.1 锂离子蓄电池组各单体电压测量第92-93页
        4.5.2 锂离子蓄电池组中各单体电压计算方法第93页
        4.5.3 性能差别较大的蓄电池单体电量均衡研究第93-96页
    4.6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五章 制动能量再生液压储能控制器设计第97-109页
    5.1 概述第97页
    5.2 直流无刷电动机控制器设计第97-98页
    5.3 半物理仿真试验台信号采集与驱动电路设计第98-101页
        5.3.1 电机转速、泵/马达和车轮的转速测量第98-99页
        5.3.2 高压蓄能器压力测量第99页
        5.3.3 加速手柄位置检测第99页
        5.3.4 电磁阀驱动电路设计第99-100页
        5.3.5 电磁离合器驱动电路设计第100-101页
    5.4 相关控制程序研究第101-104页
    5.5 电控系统基本控制原则第104-105页
    5.6 电控系统设计第105-108页
    5.7 本章小节第108-109页
第六章 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半物理仿真试验研究第109-117页
    6.1 概述第109页
    6.2 车辆运动负载模拟第109页
    6.3 半物理仿真试验台研制第109-111页
    6.4 驱动力分配策略第111页
    6.5 安装液压储能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的电动汽车试验研究第111-116页
        6.5.1 串口调试第111页
        6.5.2 ECE线程序编制及ECE线绘制第111-112页
        6.5.3 液压系统调试第112-113页
        6.5.4 电磁离合器调试第113页
        6.5.5 制动能量回收率计算方法与测试数据分析第113-114页
        6.5.6 制动能量释放率研究第114-115页
        6.5.7 制动能量再生率计算方法与测试数据分析第115-116页
    6.6 耗电量经济性对比测试第116页
    6.7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17-120页
    7.1 全文总结第117-118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118页
    7.3 研究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1-132页
附录1 市区运转循环单元(1 部)数值表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位和幅值可控交流—交流变换器的研究
下一篇:AUV舷侧阵浅海远程目标定位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