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计算机网络拥塞控制概述 | 第10-14页 |
1.1.1 计算机网络拥塞控制及TCP | 第10-12页 |
1.1.2 网络拥塞控制协议面临的问题 | 第12-14页 |
1.2 拥塞控制协议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发送端拥塞控制协议 | 第14-16页 |
1.2.2 中间设备辅助的拥塞控制协议 | 第16-17页 |
1.2.3 接收端辅助的拥塞控制协议 | 第17-19页 |
1.3 RTT分布模型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选题动机 | 第20-21页 |
1.5 研究方法及相关技术 | 第21-25页 |
1.5.1 性能评价方法 | 第21-22页 |
1.5.2 统计过程控制及其在拥塞控制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1.5.3 PI控制理论及其在拥塞控制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1.6 主要贡献 | 第25页 |
1.7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5-27页 |
第二章 RTT 分布模型研究 | 第27-46页 |
2.1 概述 | 第27页 |
2.2 端到端的网络模型 | 第27-28页 |
2.3 RTT分布的测量、分析及建模 | 第28-41页 |
2.3.1 测量模型 | 第28页 |
2.3.2 测量工具的选择 | 第28-29页 |
2.3.3 测量节点的选择 | 第29-30页 |
2.3.4 测量方法 | 第30页 |
2.3.5 测量结果 | 第30-35页 |
2.3.6 RTT分布特征分析 | 第35-39页 |
2.3.7 RTT分布建模 | 第39-41页 |
2.4 RTT分布模型的仿真验证 | 第41-42页 |
2.5 RTT分布理论分析 | 第42-44页 |
2.6 RTT、吞吐率与网络负载的关系 | 第44-4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基于 SPC 的端到端拥塞控制协议 | 第46-71页 |
3.1 概述 | 第46页 |
3.2 TCP SPC的原理 | 第46-52页 |
3.2.1 网络模型及理论基础 | 第46-47页 |
3.2.2 控制图的建立 | 第47-48页 |
3.2.3 网络状态判别标准 | 第48-50页 |
3.2.4 网络状态的实时监控 | 第50-51页 |
3.2.5 拥塞窗口调整机制 | 第51-52页 |
3.3 TCP SPC的设计 | 第52-56页 |
3.3.1 状态判据集的设计 | 第52-54页 |
3.3.2 RTT采样 | 第54-55页 |
3.3.3 控制图及更新 | 第55-56页 |
3.4 TCP SPC的实现 | 第56-62页 |
3.4.1 TCP SPC在Qualnet仿真软件中的实现 | 第56-59页 |
3.4.2 TCP SPC在Linux操作系统中的实现 | 第59-62页 |
3.5 TCP SPC的性能评价 | 第62-70页 |
3.5.1 场景及参数设计 | 第62-64页 |
3.5.2 RTT采样个数N与吞吐率的关系 | 第64-65页 |
3.5.3 无线包错误率对吞吐率的影响 | 第65-68页 |
3.5.4 无线链路跳数与吞吐率的关系 | 第68页 |
3.5.5 数据流条数对性能的影响 | 第68-70页 |
3.5.6 TCP SPC的友好性 | 第7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基于 PI 的端到端拥塞控制协议 | 第71-92页 |
4.1 概述 | 第71页 |
4.2 端到端PI控制器的原理 | 第71-79页 |
4.2.1 设计思想 | 第71-73页 |
4.2.2 网络模型 | 第73页 |
4.2.3 PI控制器模型 | 第73-74页 |
4.2.4 PI控制器的设计 | 第74-79页 |
4.3 TCP PI的设计 | 第79-81页 |
4.3.1 拥塞控制的两个阶段 | 第79页 |
4.3.2 几个关键机制 | 第79-81页 |
4.4 TCP PI在Qualnet仿真软件中的实现 | 第81-83页 |
4.5 TCP PI的性能评价 | 第83-91页 |
4.5.1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置 | 第84-85页 |
4.5.2 阶跃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85-89页 |
4.5.3 无线包错误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89-90页 |
4.5.4 TCP PI对高带宽延迟网络吞吐率的改进 | 第90-9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2-95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92-9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3-104页 |
附录 | 第104-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