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46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微动摩擦学及微动疲劳 | 第15-22页 |
1.2.1 微动的定义及分类 | 第15-18页 |
1.2.2 微动疲劳研究的研究历史 | 第18-19页 |
1.2.3 微动疲劳的特征 | 第19-22页 |
1.3 微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预测方法 | 第22-29页 |
1.3.1 经验法 | 第23-26页 |
1.3.2 多轴疲劳理论 | 第26-29页 |
1.4 微动疲劳试验方法 | 第29-38页 |
1.4.1 微动疲劳试验设备的典型特征 | 第30-31页 |
1.4.2 全尺寸试验 | 第31-33页 |
1.4.3 材料试验 | 第33-38页 |
1.5 失效分析 | 第38-41页 |
1.5.1 失效发生的主要原因 | 第38-40页 |
1.5.2 失效分析的步骤 | 第40页 |
1.5.3 失效事故重构 | 第40页 |
1.5.4 失效分析的作用 | 第40-41页 |
1.6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工程意义 | 第41-46页 |
1.6.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第41-42页 |
1.6.2 列车车轴及电机轴微动疲劳损伤研究现状 | 第42-43页 |
1.6.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43-44页 |
1.6.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44-46页 |
第2章 典型轴类部件微动疲劳损伤失效分析 | 第46-83页 |
2.1 典型车轴微动疲劳损伤分析 | 第46-60页 |
2.1.1 车轴失效分析方案 | 第46-47页 |
2.1.2 表面宏观分析 | 第47-49页 |
2.1.3 车轴表面硬度测量 | 第49页 |
2.1.4 车轴表面超声探伤 | 第49-50页 |
2.1.5 轮轴截取方案 | 第50-51页 |
2.1.6 损伤带表面微观分析 | 第51-53页 |
2.1.7 XPS分析 | 第53-55页 |
2.1.8 剖面分析 | 第55-56页 |
2.1.9 车轴过盈配合的有限元分析 | 第56-58页 |
2.1.10 透射电子显微(TEM)分析 | 第58-59页 |
2.1.11 小结 | 第59-60页 |
2.2 电机轴-齿轮轴失效分析 | 第60-81页 |
2.2.1 电机轴失效分析 | 第62-68页 |
2.2.2 齿轮轴失效样品分析 | 第68-77页 |
2.2.3 电机轴—齿轮轴断口分析 | 第77-80页 |
2.2.4 小结 | 第80-8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3章 LZ50车轴钢过盈配合旋转弯曲微动疲劳研究 | 第83-122页 |
3.1 轮座缩比结构试样的选取 | 第83-91页 |
3.1.1 疲劳试验的相似性原理 | 第83-87页 |
3.1.2 试样的结构及材料 | 第87-88页 |
3.1.3 有限元模型 | 第88-90页 |
3.1.4 有限元结果的验证 | 第90-91页 |
3.2 旋转弯曲微动疲劳试验系统 | 第91-92页 |
3.3 LZ50车轴钢旋转弯曲微动疲劳损伤行为及机理研究 | 第92-105页 |
3.3.1 试验参数 | 第92-93页 |
3.3.2 S~N曲线 | 第93-94页 |
3.3.3 表面应力状态及损伤分析 | 第94-100页 |
3.3.4 微动疲劳裂纹的扩展特性 | 第100-102页 |
3.3.5 断口分析 | 第102-105页 |
3.4 运行速度对LZ50车轴钢旋转弯曲微动疲劳行为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3.4.1 S~N曲线 | 第105-106页 |
3.4.2 分析讨论 | 第106-107页 |
3.5 接触应力对LZ50车轴钢旋转弯曲微动疲劳行为的影响 | 第107-120页 |
3.5.1 S~N曲线 | 第108-109页 |
3.5.2 微动损伤分析 | 第109-113页 |
3.5.3 断口分析 | 第113-115页 |
3.5.4 接触应力对试样旋转弯曲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115-12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4章 电机轴30CRNIM08钢旋转弯曲微动疲劳行为研究 | 第122-146页 |
4.1 试验方法及实验参数 | 第122-123页 |
4.2 S~N曲线 | 第123-124页 |
4.3 微动损伤机理分析 | 第124-142页 |
4.3.1 过盈配合面有限元分析 | 第125-127页 |
4.3.2 过盈面微动损伤机理分析 | 第127-142页 |
4.4 断口分析 | 第142-1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44-146页 |
第5章 综合讨论 | 第146-155页 |
5.1 过盈配合轴类构件旋转弯曲微动疲劳寿命分布特性 | 第146-148页 |
5.2 过盈配合轴类构件旋转弯曲微动疲劳损伤特征 | 第148-151页 |
5.2.1 配合面微动磨损特征 | 第148-149页 |
5.2.2 微动裂纹的萌生位置 | 第149-150页 |
5.2.3 断口特征 | 第150-151页 |
5.2.4 微动疲劳裂纹扩展特征 | 第151页 |
5.3 微动疲劳的材料依赖性 | 第151-1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53-155页 |
结论 | 第155-159页 |
致谢 | 第159-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7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0-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