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高等学校论文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层教学楼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9-12页
        1.1.1 高层教学建筑的发展沿革第9-12页
        1.1.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第12页
        1.1.3 高层教学楼的使用问题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内外高层教学楼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内外环境行为学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概念解析与研究范围的界定第15-18页
        1.4.1 概念解析第15-16页
        1.4.2 研究范围界定第16-18页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8-21页
        1.5.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3 研究框架第20-21页
第2章 高层教学楼的功能特质分析第21-29页
    2.1 高等教育的特质第21-22页
        2.1.1 特色教育第21页
        2.1.2 实验课程第21-22页
        2.1.3 实践活动第22页
    2.2 提升高层教学楼行为空间质量的作用和意义第22-24页
        2.2.1 提升室内行为空间质量的作用和意义第22-23页
        2.2.2 提升室外行为空间质量的作用和意义第23-24页
    2.3 高层教学楼功能组成与行为特征第24-28页
        2.3.1 高层教学楼室外空间功能组成与行为特征第24-26页
        2.3.2 高层教学楼室内功能空间组成与行为特征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层教学楼环境需求分析第29-50页
    3.1 环境行为学理论的引入第29-34页
        3.1.1 环境行为学重要理论第30-32页
        3.1.2 高校大学生的行为特点第32-33页
        3.1.3 校园归属感理论第33-34页
        3.1.4 行为心理与空间感知第34页
    3.2 环境行为学基本问题解析第34-36页
        3.2.1 行为与环境第34-35页
        3.2.2 空间需求第35-36页
    3.3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层教学楼外环境需求分析第36-40页
        3.3.1 高层教学楼外环境现状第36-37页
        3.3.2 高层教学楼外环境中的行为心理分析第37-38页
        3.3.3 认同感需求第38-39页
        3.3.4 地域性需求第39-40页
        3.3.5 整体性需求第40页
    3.4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层教学楼内环境需求分析第40-49页
        3.4.1 高层教学楼内环境现状第40-41页
        3.4.2 高层教学楼内环境中的行为心理分析第41-44页
        3.4.3 实用性需求第44-45页
        3.4.4 安全性需求第45页
        3.4.5 舒适性需求第45-48页
        3.4.6 艺术化需求第48-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层教学楼外部空间设计第50-69页
    4.1 认知地图理论的运用第50-54页
        4.1.1 道路第50-51页
        4.1.2 广场第51-53页
        4.1.3 景观第53-54页
    4.2 外部空间意象的营造第54-63页
        4.2.1 文脉脉络第54-57页
        4.2.2 布局模式第57-60页
        4.2.3 空间层次第60-63页
    4.3 图形与背景的构成第63-67页
        4.3.1 建筑与景观的关系第64-65页
        4.3.2 景观与小品设施的关系第65-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层教学楼内部空间设计第69-84页
    5.1 规划组织的拓扑性第69-73页
        5.1.1 功能拓扑第69-72页
        5.1.2 空间拓扑第72-73页
    5.2 交通联系的逻辑性第73-76页
        5.2.1 “塔式”逻辑第73-75页
        5.2.2 “复合”逻辑第75-76页
    5.3 环境营造的多义性第76-83页
        5.3.1 情景环境设计第76-80页
        5.3.2 色彩和光环境第80-83页
    5.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附录第89-9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5-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公司精益生产管理优化研究
下一篇:低碳生态视角下哈尔滨避暑城绿色交通体系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