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智能配电系统在铀浓缩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2页
    1.1 课题背景及现状第9-10页
    1.2 课题来源及本人工作第10页
    1.3 本文内容与组织第10页
    1.4 系统开发的环境第10-11页
    1.5 系统开发的方法第11-12页
        1.5.1 系统实施方法与步骤第11页
        1.5.2 技术路线第11-12页
第二章 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的元件设计第12-18页
    2.1 铀浓缩对电力的依赖第12页
    2.2 供电系统断路器的选型设计第12-14页
        2.2.1 进线、联络、大电流出线路断路器选型设计第12-13页
        2.2.2 小电流出线回路断路器选型设计第13页
        2.2.3 电力仪表选型设计第13-14页
    2.3 变频器频率监测模块设计与开发第14-17页
        2.3.1 FRTU-Z的技术指标第15页
        2.3.2 FRTU-Z外观及接线端子设计第15-17页
    2.4 小结第17-18页
第三章 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的网络设计第18-31页
    3.1 现场生产环境第18页
    3.2 智能监控系统网络设备选型设计第18-23页
        3.2.1 主干网络设计及设备选型第19-20页
        3.2.2 元件层网络设计及设备选型第20-22页
        3.2.3 监控端网络设计及设备选型第22-23页
    3.3 通信网络的技术要求第23-30页
        3.3.1 RS485第23-24页
        3.3.2 Modbus通信协议第24-28页
        3.3.3 电源第28-29页
        3.3.4 通信线配线技术要求第29-30页
    3.4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第31-52页
    4.1 RIYEAR-POWERNET配电监控系统第31-33页
        4.1.1 Riyear-Power Net配电监控系统组成第31-32页
        4.1.2 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特点第32-33页
    4.2 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的软件架构第33-35页
        4.2.1 Modbus专用驱动第34-35页
    4.3 智能配电监控系统的软件模块设计第35-45页
        4.3.1 软件运行流程第36-38页
        4.3.2 主界面第38页
        4.3.3 平面图第38-39页
        4.3.4 网络图第39-40页
        4.3.5 一次图第40页
        4.3.6 事件记录第40-41页
        4.3.7 中频模块第41-44页
        4.3.8 设备详细运行参数界面第44-45页
    4.4 智能配电监控系统软件功能的实现第45-51页
        4.4.1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数据记录与查询第45-46页
        4.4.2 数据库中的数据记录第46-47页
        4.4.3 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第47-49页
        4.4.4 平面图报警功能的实现第49页
        4.4.5 网络图设备运行状态功能的实现第49-50页
        4.4.6 软件对设备的控制第50-51页
    4.5 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系统的现场调试第52-55页
    5.1 现场组网设备安装调试第52-54页
    5.2 断路器的调试第54页
    5.3 中频模块的调试第54页
    5.4 小结第54-5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6.1 总结第55页
    6.2 展望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图表清单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等级分界点对高中生反事实思维及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聚氯乙烯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