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1 传统的结构设计 | 第10-11页 |
1.2.2 结构的优化设计 | 第11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框架—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1 国外研究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1.4.2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 第14-15页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及分析 | 第16-32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框架—剪力墙结构协同工作的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2.3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方法和模型 | 第18-21页 |
2.3.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方法 | 第18-19页 |
2.3.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模型 | 第19-21页 |
2.4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 第21-30页 |
2.4.1 结构计算的基本假定 | 第21页 |
2.4.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 | 第21-23页 |
2.4.3 水平荷载作用下铰接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协同工作计算 | 第23-29页 |
2.4.4 水平荷载作用下刚接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协同工作计算 | 第29-30页 |
2.5 最佳刚度特征值区间的探讨 | 第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优化研究 | 第32-49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优化设计中的基本概念 | 第32-35页 |
3.3 框架—剪力墙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35-43页 |
3.3.1 框架—剪力墙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 | 第35-36页 |
3.3.2 优化模型的设计变量 | 第36-37页 |
3.3.3 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 | 第37-39页 |
3.3.4 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的一些约束条件 | 第39-43页 |
3.3.5 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43页 |
3.4 框架—剪力墙计算数学优化模型的方法 | 第43-46页 |
3.4.1 复形法的简介 | 第43-44页 |
3.4.2 复形法的一般求解步骤 | 第44-46页 |
3.4.3 优化模型程序编制 | 第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四章 框架—剪力墙结构优化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第49-67页 |
4.1 工程概况 | 第49-50页 |
4.2 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布置的基本原则 | 第50-51页 |
4.3 结构初始方案及结构SATWE计算参数选取 | 第51-52页 |
4.4 D值法计算框架剪切刚度 | 第52-59页 |
4.5 实际结构的优化计算 | 第59-65页 |
4.5.1 程序运行 | 第59页 |
4.5.2 结构优化 | 第59-60页 |
4.5.3 优化后与优化前SATWE计算结果对比 | 第60-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