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论第10-18页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第10-11页
        (一)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突出第10页
        (二) 现行公共政策存在诸多缺陷第10-11页
        (三) 研究价值第11页
    二、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第11-14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第11-13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第13-14页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16页
        (一) 研究目标第14页
        (二) 研究内容第14-16页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6页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五、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一章 论文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第18-28页
    一、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政策研究的基本概念第18-22页
        (一) 地理信息第18-20页
        (二) 风险管理第20-21页
        (三) 公共政策第21-22页
    二、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政策研究的基本理论第22-26页
        (一) 风险管理理论第22-24页
        (二) 危机管理理论第24-26页
    三、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互关系第26-28页
        (一) 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6页
        (二) 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三部分研究的相互关系第26-28页
第二章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风险技术管理的公共政策第28-37页
    一、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政策研究的重要性第28页
        (一) 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保障第28页
        (二) 地理信息技术是平衡地理信息保密与共享的关键手段第28页
    二、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技术与应用第28-30页
        (一) 遥感技术第28-29页
        (二) 水印技术第29-30页
        (三) 爬虫技术第30页
        (四) 密钥技术第30页
    三、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公共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的梳理第30-32页
        (一) 法律和行政法规第31页
        (二) 国务院文件和部门规章第31页
        (三) 规范性文件第31-32页
    四、目前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层面政策和法律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2-35页
        (一) 缺乏专门的法律和法规第32-33页
        (二) 部分政策内容落后第33-34页
        (三) 政策制定偏重于测绘技术领域第34页
        (四) 尚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第34-35页
    五、完善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公共政策的对策与建议第35-37页
        (一) 制订专门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第35页
        (二) 完善和更新现有政策第35-36页
        (三) 针对性制订保密技术领域的政策第36页
        (四) 形成统一的地理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政策体系第36-37页
第三章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公共政策第37-46页
    一、地理信息安全评估管理的内容和作用第37-38页
        (一) 地理信息安全评估管理的内容第37页
        (二) 地理信息安全评估管理的作用第37-38页
    二、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评估的公共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梳理第38-42页
        (一) 法律和行政法规第38页
        (二) 国务院文件和部门规章第38-39页
        (三) 规范性文件第39-42页
    三、目前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评估管理的政策和法律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2-44页
        (一) 确定密级的标准单一第42-43页
        (二) 保密地理信息的确定缺乏严格的科学界定第43页
        (三) 保密地理信息的涉密密级偏高第43页
        (四) 现行的地理信息安全评估管理政策的自身特性没有显现第43-44页
        (五) 现行的地理信息安全评估管理政策尚存在政策漏洞第44页
        (六) 权责管理体制不明确第44页
    四、完善我国地理信息安全评估公共政策的对策与建议第44-46页
        (一) 坚持科学性原则第44-45页
        (二) 对涉密地理信息的划分依据应当多元化第45页
        (三) 理顺相关政策制订部门的权责关系第45-46页
第四章 我国地理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公共政策第46-54页
    一、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控制管理的主要内容第46页
    二、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控制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梳理第46-49页
        (一) 法律和行政法规第46-47页
        (二) 国务院文件和部门规章第47-48页
        (三) 规范性文件第48-49页
    三、目前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控制的政策和法律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9-51页
        (一) 控制管理工作在地理信息安全领域发展缓慢第50页
        (二) 缺乏专门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作为总的规范第50页
        (三) 绝大多数政策文件需要完善和更新第50-51页
        (四) 未能形成控制管理的政策体系第51页
        (五) 相关行政主体权责不清第51页
        (六) 对地理信息安全应急处理的行政理念过于狭隘第51页
    四、完善我国地理信息安全控制公共政策的对策和建议第51-54页
        (一) 制订专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第51-52页
        (二) 转变行政理念,完善现有政策第52页
        (三) 构建地理信息安全控制管理的政策体系第52页
        (四) 成立专门机构,理顺各主体的权责关系第52-53页
        (五) 加强基础地理设施的保护力度第53-54页
结论第54-57页
    一、我国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公共政策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第54-55页
        (一) 缺乏一部专门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作为总领性法律规范第54页
        (二) 相关政策存在滞后性和缺位等问题第54页
        (三) 相关政策尚未系统化和长期化第54-55页
        (四) 涉及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行政主体权责不清第55页
    二、完善我国地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的公共政策研究的主要工作第55-57页
        (一) 将地理信息安全的工作从传统测绘工作中分离出来第55页
        (二) 制订专门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形成系统化的政策体系第55页
        (三) 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政策第55-56页
        (四) 成立专门机构,明确行政主体的权责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济南市市中区土地变更调查为例
下一篇:东海气溶胶营养盐的干沉降及其对浮游植物优势种演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