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2-15页 |
·选题的意义——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中的表现不足 | 第15-16页 |
·理论框架 | 第16-18页 |
2. 美国信用评级发展历史及现状简介 | 第18-24页 |
·评级市场的过去与现在 | 第18-19页 |
·证券发行与信用评级 | 第19-20页 |
·金融创新与风险评级 | 第20-21页 |
·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与信用评级 | 第21-22页 |
·政府监管与信用评级 | 第22-24页 |
3. 次贷产品及其风险 | 第24-38页 |
·证券化产品扮演的角色——引爆和扩大了危机 | 第24-26页 |
·MBS,ABS及CDO | 第26-31页 |
·CMO | 第27-29页 |
·ABS | 第29页 |
·担保债务凭证CDO | 第29-31页 |
·MBS和ABS所包含的风险,以及MBS,ABS自身设计时如何防范风险 | 第31-38页 |
·MBS,CMO的风险分析 | 第32-34页 |
·ABS的风险分析 | 第34页 |
·CDO的风险分析 | 第34-35页 |
·CDS的风险分析 | 第35-36页 |
·外部信用增级和内部信用增级 | 第36-38页 |
4. 次贷产品风险与信用评级模型 | 第38-47页 |
·CRA如何对MBS,ABS产品进行评级 | 第38页 |
·现金流预测难题 | 第38-40页 |
·风险评估模型 | 第40-47页 |
·传统二项分布模型 | 第40-42页 |
·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 | 第42-44页 |
·MBS产品的风险估测模型 | 第44-47页 |
5. 评级失效的市场原因 | 第47-53页 |
·信息披露困境 | 第47-50页 |
·信用披露的必要性 | 第47-49页 |
·信息披露困境 | 第49-50页 |
·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 | 第50-51页 |
·预评级机制对公正性的损害 | 第51-52页 |
·行政垄断降低了行业竞争度 | 第52-53页 |
6. 提高CRA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 第53-59页 |
·提高行业透明度 | 第53-55页 |
·加强监督,避免利益冲突的负面影响 | 第55-56页 |
·降低NRSROs制度带来的行业进入壁垒,引入竞争 | 第56-57页 |
·建立评级效率评价指标,为评级机构"评级" | 第57-58页 |
·以市场为主,政府为辅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