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馈线设备(传输线和波导)论文--波导、波导管、波导传输线论文

鳍线波导族的传输特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8页
    1.1 鳍线波导第7-12页
        1.1.1 鳍线的结构第7-10页
        1.1.2 鳍线的应用第10-12页
    1.2 鳍线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FDTD 法在微波器件分析中的应用第14-16页
        1.3.1 微波器件第14页
        1.3.2 FDTD 法在微波器件分析中的应用第14-16页
    1.4 本章小结第16-18页
第2章 FDTD 方法第18-29页
    2.1 FDTD 法的基本概念第18页
    2.2 Yee 元胞第18-19页
    2.3 电磁方程的差分式第19-23页
    2.4 介质界面等效电磁参数的提取第23-25页
    2.5 数值稳定性条件和色散问题第25-27页
        2.5.1 Courant 稳定性条件第25-26页
        2.5.2 数值色散问题第26-27页
    2.6 FDTD 法中激励源的选取和采样点的设置第27页
    2.7 FDTD 法中的吸收边界条件第27-28页
        2.7.1 Mur 吸收边界条件第27-28页
        2.7.2 完全匹配层第28页
    2.8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鳍线传输特性的 FDTD 法分析第29-45页
    3.1 单鳍线的传输特性第29-35页
        3.1.1 单鳍线极限情况下的截止特性第29-30页
        3.1.2 单鳍线的传输特性与介质基片厚度的关系第30-31页
        3.1.3 单鳍线的传输特性与鳍高度的关系第31-32页
        3.1.4 单鳍线的截止频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第32-33页
        3.1.5 单鳍线的截止频率与鳍和基底整体偏移量的关系第33-35页
    3.2 双鳍线的传输特性第35-39页
        3.2.1 双鳍线的传输特性与介质基片厚度的关系第35-36页
        3.2.2 双鳍线的传输特性与鳍高度的关系第36-38页
        3.2.3 双鳍线的截止频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第38页
        3.2.4 双鳍线的截止频率与鳍和基底整体偏移量的关系第38-39页
    3.3 正反对鳍线的传输特性第39-44页
        3.3.1 正反对鳍线的传输特性与介质基片厚度的关系第39-41页
        3.3.2 正反对鳍线的传输特性与鳍高度的关系第41-42页
        3.3.3 正反对鳍线的截止频率与介电常数的关系第42-43页
        3.3.4 正反对鳍线的截止频率与鳍和基底整体偏移量的关系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异型鳍线传输特性的 FDTD 法分析第45-58页
    4.1 对称型鳍线的传输特性第45-51页
        4.1.1 对称型鳍线 I第45-48页
        4.1.2 对称型鳍线 II第48-51页
    4.2 非对称型鳍线的传输特性第51-56页
        4.2.1 非对称型鳍线 I第51-53页
        4.2.2 非对称型鳍线 II第53-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协作通信验证系统研究
下一篇:Smart AGC特性分析及其干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