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 绪论 | 第9-11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全文构架 | 第10-11页 |
二 网络个性化传播的传播形态 | 第11-15页 |
2.1 相关概念解读 | 第11-13页 |
2.1.1 个性化传播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 | 第11页 |
2.1.2 网络传播 | 第11-13页 |
2.2 网络个性化传播的要素和意义 | 第13-15页 |
2.2.1 网络个性化传播要素 | 第13-14页 |
2.2.2 网络个性化传播的意义 | 第14-15页 |
三、网络个性化传播发展的必然性 | 第15-21页 |
3.1 网络个性化传播独特的传播长尾 | 第15-18页 |
3.1.1 网络个性化传播独特的传播长尾 | 第15-17页 |
3.1.2 长尾理论对网络的个性化传播的借鉴意义 | 第17-18页 |
3.2 网络个性化传播的内在推动:受众注意力的获取 | 第18-19页 |
3.2.1 受众注意力的获取 | 第18页 |
3.2.2 注意力策略 | 第18-19页 |
3.3 网络个性化传播的心理动因 | 第19-21页 |
3.3.1 个性化传播的心理本质:求异心理与求同心理 | 第19-20页 |
3.3.2 个性化传播的助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0-21页 |
四、网络个性化传播的实现过程 | 第21-25页 |
4.1 网络个性化传播的实现基础 | 第21-23页 |
4.1.1 获得受众的信息——知道什么是受众想要的传播内容 | 第21-22页 |
4.1.2 对信息进行检索和过滤,捕捉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 第22-23页 |
4.2 网络个性化传播的实现方式 | 第23-25页 |
4.2.1 利用相似的用户,获取受众可能满意的信息 | 第23页 |
4.2.2 利用信息本身的内容特点,向用户传播有价值的信息 | 第23-24页 |
4.2.3 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传播 | 第24-25页 |
五、网络个性化传播的实现——个性化信息推荐实例分析 | 第25-33页 |
5.1 个性化信息推荐的内涵 | 第25-26页 |
5.2 个性化信息推荐实例分析 | 第26-30页 |
5.2.1 个性化音乐网络电台 | 第26页 |
5.2.2 电影和视频网站 | 第26-28页 |
5.2.3 社交网络 | 第28页 |
5.2.4 个性化阅读 | 第28页 |
5.2.5 基于位置的服务 | 第28页 |
5.2.6 个性化邮件 | 第28-29页 |
5.2.7 电子商务 | 第29-30页 |
5.3 个性化信息推荐的实现流程 | 第30-31页 |
5.4 个性化信息推荐的技术支持 | 第31-33页 |
六、网络个性化传播的优势与不足 | 第33-36页 |
6.1 网络个性化传播的优势 | 第33-34页 |
6.1.1 每一位受众都是传播者 | 第33页 |
6.1.2 信息的来源更为广泛 | 第33-34页 |
6.1.3 个性化的传播让受众得到“量身定制”的体验 | 第34页 |
6.2 网络个性化传播的不足 | 第34-36页 |
6.2.1 缺乏信息把关环节 | 第34页 |
6.2.2 过量的信息 | 第34-35页 |
6.2.3 隐私的泄露 | 第35-36页 |
七、网络个性化传播势必成为传播主流 | 第36-40页 |
7.1 网络个性化传播的发展顺应时代要求 | 第36-37页 |
7.2 技术背后的商业驱动 | 第37-39页 |
7.3 传播背后的科技支持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