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法中的危险犯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一、危险犯概述 | 第10-15页 |
| (一) 危险犯产生的背景 | 第10-11页 |
| (二) 危险犯中“危险”的概念 | 第11-12页 |
| (三) 危险犯概念主要观点综览 | 第12-13页 |
| (四) 危险犯的特征 | 第13-15页 |
| 二、危险犯的形态 | 第15-23页 |
| (一) 危险犯的既遂 | 第15-16页 |
| 1、危险犯是否存在既遂形态 | 第15页 |
| 2、危险犯的既遂标准 | 第15-16页 |
| (二) 危险犯的预备 | 第16-18页 |
| 1、危险犯是否存在预备形态 | 第16-17页 |
| 2、危险犯预备形态的处罚研究 | 第17-18页 |
| (三) 危险犯的中止 | 第18-20页 |
| 1、危险犯中止形态的概述 | 第18-19页 |
| 2、危险犯中止形态的处罚研究 | 第19-20页 |
| (四) 危险犯的未遂 | 第20-23页 |
| 1、危险犯是否存在未遂形态 | 第20页 |
| 2、危险犯未遂的判断标准 | 第20-22页 |
| 3、危险犯未遂的处罚研究 | 第22-23页 |
| 三、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危险犯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 第23-30页 |
| (一) 危险犯的国外立法特点 | 第23页 |
| (二) 我国关于危险犯的立法 | 第23-26页 |
| 1、我国危险犯刑法理论新发展 | 第23-24页 |
| 2、我国危险犯现行立法不足 | 第24-26页 |
| (三) 我国刑法关于危险犯规定所存在问题的完善 | 第26-30页 |
| 1、明确危险犯的立法原则 | 第26-27页 |
| 2、对立法提出具体建议 | 第27-30页 |
| 四、结束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 致谢 | 第34-35页 |
| 个人简历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