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民间借贷法律规制问题研究--以“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变为视角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前言第11页
一、民间借贷的法律界定第11-13页
    (一) 民间借贷的概念与特征第11-12页
    (二) 民间借贷的法律性质第12-13页
二、“身份社会”民间借贷的规制第13-16页
    (一) 小农经济对人口流动的有效限制第14页
    (二) 人际(关系)信任是整个社会信任的主要支柱第14-15页
    (三) 社会舆论和道德监督的切实保障第15-16页
三、“契约社会”民间借贷的规制第16-19页
    (一) 社会流动性的增强与人际重复互动频率的降低第16-17页
    (二) 人际信任、社会舆论和道德监督功能的弱化第17-18页
    (三) 制度信任的应运而生第18-19页
四、当前我国民间借贷的规制及缺陷第19-25页
    (一) 转型的阵痛——身份社会与契约社会的交织第19-21页
    (二) 人际信任——行业自律松散第21-23页
        1、民间借贷沦为犯罪工具第21-22页
        2、民间借贷变质为高利贷第22-23页
    (三) 制度信任——有效监管体系匮乏第23-25页
        1、专门性法律规范的缺失第23-24页
        2、担保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第24-25页
五、民间借贷规制的双重建构第25-28页
    (一) 人际信任的重构第25-26页
        1、建立信用评估机构第25-26页
        2、建立行业自律机制第26页
    (二) 制度信任的建设第26-28页
        1、出台民间借贷专门立法第26-27页
        2、完善民间借贷担保法律制度第27-28页
    (三) “人际信任”与“制度信任”的整合第28页
结语第28-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33页
个人简历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α+16O结构下的p-20Ne非弹性散射研究
下一篇:中国刑法中的危险犯研究